药师经在线网

从安般念到四禅八定

发布时间:2019-11-09 10:01:33作者:药师经在线网
概述
  安般,为数息观的异译,经文谓:“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故此经所论,首在透过控制数出入息以达‘守意’的目的。
  基本观念
  入息:吸气到呼气之间的短暂休息的身心状态。
  出息:呼气到吸气之间的短暂休息的身心状态。
  1重要观念
  守意:扫除各种思想障碍以使内心不乱。
  六事:“守意”的法门,分别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又称为六妙门,达至涅槃之法。
  数息:反复地从一至十数呼吸。
  相随:顺随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运行之上。
  止:注意力转向止于不动的鼻头,使人不受一切外物的干扰。
  观:观五阴而悟“非常、苦、空、无我”。
  还:弃身七恶、还五阴,以断除人生的贪与爱。 七恶:杀、盗、淫、妄言、两舌(搬弄是非)、恶口(新译粗恶语,以口伤人)、绮语(淫意不正之言词)。
  净:即无为(安世高以格义法译涅槃为无为),无欲无想,不受五阴之境。
  十六特胜: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对六妙门的详细解说。
  2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城东园,与众所知识大比丘僧俱,如尊者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摩诃劫宾那、摩诃纯陀、阿那律、离婆多及阿难。尔时诸上座比丘都精勤教诲新进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诲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四十人者,因此新进比丘经上座教诲,日渐得大进步。
  时当月圆日的晚上,结夏安居期后,举行自恣大会。佛世尊露天而坐,众比丘环绕周围。
  佛陀环视僧团而开示说:“诸比丘,我很欣悦看到你们在安居后所得的道果,我知道你们还可以得到更高成就。还未得的果位,你们得以得到,还未证悟的,你们得以证悟,我将停留在此,迄下月月圆。”
  乡村比丘听说佛将停留一个月,都聚集到舍卫城听佛教示。于是诸上座更热心教诲新进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诲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诲四十人者,因此新进比丘经上座教诲,日渐得大进步。
  时当次月月圆之日,世尊露天而坐,环视僧团而告之曰:
  “诸比丘,我们的僧团既纯且善,不作琐碎之谈,不说绮语,堪受供养,为世之福田。此僧团世所稀有,远人闻风亦均负笈而至。”
  “诸比丘,此僧团有比丘已证阿罗汉果,漏尽圆成,已舍诸担,正遍智慧,最终解脱。有比丘灭尽最初五结,证不还果。有比丘灭尽最初三结,证一还果,他们已断贪瞋痴三结,只需再轮回一次。有比丘  灭尽三结,证预流果,永不退转,必趣涅盘。
  有比丘常修四念处,有比丘常修四正勤,有比丘常修四神足,有比丘常修五根,有比丘常修五力,有比丘常修七觉支,有比丘常修八正道。
  有比丘常修慈观,有比丘常修悲观,有比丘常修喜观,有比丘常修舍观,有比丘常修不净观,有比丘常修无常观,有比丘常修安般念。
  诸比丘,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能获大果,能致大誉。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可令四念处修习圆满。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可令七觉支修习圆满,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可令智慧解脱完成。”
  “诸比丘,如何修习安般念,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获大果,能致大誉?”
  “诸比丘,如此,比丘或往林中,或往树下,或往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直,系念在前。息入知正入息,息出知正出息(吸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吸气;呼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呼气)。”
  1.吸入的气很长,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长息”;呼出的气很长,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长息”。
  2.吸入的气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气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短息”。
  3.“我正在吸气,同时注意到我的全身。我正在呼气,同时注意到我的全身。”行者努力练习。
  4.“吸气我令全身宁静祥和,呼气我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5.“吸气我感到喜悦,呼气我感到喜悦。”行者努力练习。
  6.“吸气我感到快乐,呼气我感到快乐。”行者努力练习。
  7.“我正在吸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我正在呼气,同时了知我心理活动。”行者努力练习。
  8.“我正在吸气,同时使我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我正在呼气,同时使我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9.“我正在吸气,同时觉察到我的心。我正在呼气,同时觉察到我的心。”行者努力练习。
  10.“我正在吸气,同时使我的心愉悦祥和。我正在呼气,同时使我的心愉悦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11.“我正在吸气,同时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气,同时集中我的心念。”行者努力练习。
  12.“我正在吸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解放我的心)。我正在呼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行者努力练习。
  13.“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练习。
  14.“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行者努力练习。
  15.“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解脱。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解脱。”行者努力练习。
  16.“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出离。”行者努力练习。”
  “诸比丘,如是修习安般念,如是持续不断修习,能获大果,能致大誉。”
  1.”诸比丘,如何修习安般,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四念处修习圆满?”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
  吸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吸气”;
  呼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呼气”;
  呼出长息,了知“我正呼出长息”;
  吸入长息,了知“我正吸入长息”;
  呼出短息,了知“我正呼出短息”;
  吸入短息,了知“我正吸入短息。”
  当出入息时,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行者如此专注安般修息四念处的第一念处──身念处。”
  2.”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
  吸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
  呼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
  吸气,了知“我感到快乐”;
  呼气,了知“我感到快乐”;
  呼气,了知“我心理的活动”;
  吸气,了知“我心理的活动”;
  吸气,同时令其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
  呼气,同时令其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
  行者坚持安住观受在受,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
  行者如此专注安般修息四念处的第二念处──受念处。”
  3.”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呼气了知其心;使其心愉悦祥和集中心念;令心解脱。行者坚持安住观心在心,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诸比丘不修习安般念则不能得到任何禅定智能。”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练习。”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行者努力练习。”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解脱。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解脱。”行者努力练习。”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出离。”行者努力练习。”
  4.”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照见诸法无常、离染、解脱、出离的本性。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
  “诸比丘,如此修习安般念,如此持续不断修习,能令四念处修习圆满。”
  “诸比丘,如何修习四念处,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圆满安住于七觉支?”
  “诸比丘,若行者恒坚持观身在身,观受在受,观心在心,观法在法,无分散意,(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可令念觉支坚固,念觉支坚固故,念觉支能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念(专注,禅定状态)无分散意,能审视心中生起的诸法──心的对象,能令第二觉支──择法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持续、坚持不移观照、审视诸法,无分散意,能令第三觉支──精进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精进坚固,沉着住于修习之流,则离欲喜起,能令第四觉支──喜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喜的状态,无分散意,能令身心轻安,身心经安则令第五觉支──轻安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身心轻安,则心易达于定境,能令第六觉支──定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甚深禅定中,能除诸分别,令第七觉支──舍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诸比丘,如何修习七觉支,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行者住寂静处,遵循七觉支之道,观诸法离欲,可令念觉支修习,如是乃至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修习,如此修习七觉支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佛世尊说此经已,诸比丘皆大欢喜。
安般念入门
  这次禅七,我们选择以「安那般那念」(或称「出入息念」)方法为主,它是止观兼具的禅修法,也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保持正念和正知的好方法。
  首先谈「调身」,这次我们采用七支坐法。在《阿含经》,释尊说安般念修习方法时,也略提到「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的简短句子。适当调身,有助于摄心,因为如果身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疼痛,有可能会影响禅修者的专注,《清净道论》说:「彼等(苦痛)不生之时,则心得专一,不退失业处,且得增长而至圆满。」安般念的所缘(目标)微细,若身体的疼痛(触受)比所缘还要来得强烈时,则会影响专注。
  禅七前面的两三天,同学不免感到腿痛、腰痛等,如果腿痛的话可以改换姿式,或是站禅,站禅时宜两脚与肩同宽,若觉不平衡,眼睛可以微微张开。站着,依然专注鼻端的出入息,方法与坐禅一样。
  入静时,我们先将涣散在外头的心收摄回来,由外而内,由粗而细,由动而静,留意自己的动作慢慢调适。出静时,则恰好相反,由静而动,由细而粗,由内而外。七支是:一、结伽趺坐,二、挺腰含胸,三、双手结印(或平放膝上),四、双肩放松,五、下巴内收,六、舌顶上颚,七、双帘下垂(眼睛轻轻闭上)。
  依上述的七个次第调整身体姿式后,然后再慢慢左右和前后摇摆,找一个不遍左不偏右、不仰后不俯前的中心位置;入座时,由大至小幅度的缓缓转动(或摆动),一旦完成定位,身体就寂止不再动摇,接着从头到脚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放松,直到遍身每一部位都进入自然、放松与舒适的状态。现在,开始把取「所缘」。(一)把取所缘一切业处的把取其所缘,不外乎从见、闻、触三者。
  有的业处只以见取,有的闻,有的触。慈心观是以见、闻二者取所缘的,安般念则只以触取所缘。因此「相与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所缘,若知此三法,便得修习。」修习安般念业处不能只专取出息或入息,或只将注意力停在接触范围。心若只专注在出入息,离开了接触范围,没有固定所缘,其心则乱;但,倘若只停滞于接触范围,不去觉知出入息,则不成出入息念的修习。离开了出入息,只专注在「触」时,还可能会发生四界愈来愈明显的现象;没有出入息,只观一个点,或一个范围,那身体任何部位不也可以成为专注的所缘吗?因此说三者分离的话,「不是一心所缘」。三者同时操作,即:(1)出息,(2)入息,与(3)出入息的所触之处。
  鼻端下、嘴唇上的人中部分,是气息的进和出明显的接触部位,有些人的感觉是一个点,有些人觉得是一个范围,范围或大或小,因人而异,重点在能将心登上或骑上(Aropeti)于所缘,这是寻的作用。
  我们借着深呼吸,当空气吸进与呼出时,留意上嘴唇与鼻端有空气扫过或接触的部位,是一个接触范围(或接触点),即是安般念(入出息念)业处的所缘。每一业处(禅法)都有其所缘(目标),不同业处,有不同所缘,安般念业处当然有安般念的所缘,这一点,我们必须强调及记住。
  一般上,禅七期间多以坐姿为主,安般念修习者,不论坐禅、行禅或站禅,最好都能够保持同一所缘。若行禅时直接将心念安置在人中的部分,觉知气息的进和出,这是正念正知。如果心有浮动,不能专注,我们才改将注意力放在脚底与地面接触部分,因其所缘较大,容易专注,但这不过是暂时性的方便。还有不要去推求四大的变化,如果四界过度强烈,发生冷、热、硬、重等现象,有可能会带动到安般所缘上。所以当禅修者的心渐转细后,就应该将专注力放回人中。
  安般念的止修习,入门时是依赖身「触」摄心,当「似相」(也有人称它为禅相)成就时,则以「相」摄心。
  禅修者可籍着呼吸,留意鼻端或人中所触之处,觉知气息的进和出,将心安置在这所缘。心能牢固专注所缘、不浮动,是「正念」;于接触范围清楚觉知气息的进和出,是「正知」。在《相应部》,世尊告诸比丘们说:「诸比丘!我不说忘念及不正知之人是安般念的修习者。」念(satiyA)与智(JANena)不舍于出息及入息作意的人,称他为具念者(satokArI)。也因为安般念的作意,愈修所缘可能会变得愈微细,甚至不明显,这时候的禅修者,则应该提起强而有力的正念与正知了。
  (二)安般念业处的殊胜根据《清净道论》记载,业处计有四十种,但多属纯「止业处」,有两种例外,那就是安般念及四界分别观,是止观兼具的业处。四界分别观不是我们这次禅七的主修方法,所以不谈。至于安般念业处的殊胜,修习方法及步骤,后将说明。
  安般业处有什么殊胜?详说有多种,概要来讲,有三点:第一、安般念在四十业处中,是止观兼具的禅法,止可修至第四禅,观可证得阿罗汉、辟支佛及佛陀等三乘菩提。
  第二、随时随地可修。它不像其它业处须事前多做准备,如不净观,需要特别寻找一具尸体做为所缘,十遍中的地遍等也需要特制一个曼陀罗等。出入息呢?只需要与生俱来的──鼻孔或上嘴唇,及呼吸,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以它做为所缘。相对于其它业处来说,或许你会遗忘携带曼陀罗等工具,但是与生具有的鼻孔及呼吸怎么可能会忘了带出门呢?这是第二殊胜之处。
  第三、它很寂静。世尊赞叹出入息念业处的寂静功德,主要是因为它的「相」寂静,「禅支」也寂静。后者是每个业处禅那成就时必备的功德,但前者则未必。换句话说,由始至终,不论从相至禅支成就时,出入息都是寂静的。因此,它成为世尊特别称赞的业处方法。(三)空闲独处接下来,我将说明怎样修习安般念业处。
  契经云「兹有比丘」。此「兹」字,是显示依此业处修习生起「安般念三摩地」的所依之教,这种教法,在其它外道(异教)者未曾见、未曾具有的,因此世尊说:「比丘!兹有(第一)沙门 乃至(第四)沙门,于其它教派其实无此等沙门。」同样,在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也曾说,此安般念唯有「正法有情方能修习,外道无有,无说者故,自不能觉微细法故。」由此观之,这是不共外道的禅法。
  修行是一种习惯,一种好的习惯。绝不能以五分钟热度的心态来修行,必须持之以恒,细水长流的日积月累把它培养成习惯。
  世尊鼓励比丘们到「阿兰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的目的,是为了远离五欲的干扰。凡夫俗子,很难不为以前所习之五欲习惯所牵,我们已轮回成习,喜纵五根,放纵五欲恰好与止观摄念在心是背道而驰的。为修习奢摩他(止)有所成就者,禅修者先舍离五欲之患,暂时不受其牵引,心才能在一所缘安住下来,因此世尊指示比丘们,最适宜禅修的环境,就是去「阿兰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 埂?lt;/font>
  或许,有人对大乘行者也到「空闲处」去觉得不当,难道菩萨道行者也如同声闻人「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离开人群做起自了汉来,岂是菩萨?有关这一点,隋代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已曾述及,如说:「问曰:菩萨之法,正以度众生为事,何故独处空山,弃舍众生,闲居自善?答曰:菩萨身虽舍离,而心不舍。如人有病,将身服药,暂息事业,病差则修业如故。」这实是引据《大智度论》卷十七的「禅波罗密」。菩萨虽身在空闲独处,暂离众生,但心却常怜愍不舍,为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好比服药治病期间,暂息家务,待气力恢复后,续修事业则无妨。
  其实,制五根、戒瞋恚、戒骄慢、戒谄曲,少欲知足,远离愦闹,精勤于不忘念,善修禅定,以「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这是三乘共法,是声闻行者和菩萨道行者都应该具备的。
  有人动辄就喜夸口说什么「十字路头好参禅」,这对一位用上功夫的老修行来说,不要说十字路头,就是百花丛里过,他也有能力做到片叶不沾身!但忖己德行,自问行吗?若不能,那还是乖乖地把基础扎好,不好老是乱心戏论、欺诳妄语了。
  引自开印法师 禅七开示  在帕奥禅林的禅修者,可以选择从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入门。  对于后者,当透过修习四界分别,观培育起定力,而且光很稳定之后,  就可以转修三十二身分,进而经白骨观转白遍处,直到证得第四禅。  然后,再进修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及死随念,这四护卫禅和观禅等业处。  然后,他才修习安般念。  在实修时,他应从白遍第四禅出定后,才转修安般念。  由于拥有白遍第四禅的亲依止力,亦由于观智,已令其定力更为稳定,  所以,他能够非常轻易地,于一或两次的坐禅时间里,即成就安般念。  在《大教诫罗候罗经》里,可以看到类此修法的例子:  佛陀先教导,罗候罗尊者修习六界禅定。之后,才教导修习安般念。  因此,如果定力稳定,是可以从一种业处,转换到另一种业处的。  在此要解释的,是有关第一种进路,即以安般念作为入门的禅修法。  佛陀于《大念处经》中,教导如何修习安般念时说: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树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入息长,而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者,知:『我出息长。』  又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  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  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身行是指「入出息」。为何入出息,称为身行呢?  这是因为,入出息必须依靠所生身(即身体),而产生。  若身体不存在,入出息也不可能存在。  再者,它也必须依靠名身而生,所以称为身之行法。  禅修者开始修习安般念时,先舒适地坐着。  然后,于鼻子的下方或鼻孔周围的某部位,觉知气息进出。  别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因为若这么做,你将无法成就禅定。  你应只是,于气息扫过及接触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之处,觉知气息。  如此,你就能够培育及成就,安般念禅定。  《清净道论》里提到,在开始修习阶段,必须遵守一项重要的原则:「不应观察相」。  在此,「相」是指「自性相(特相)」与「共相」。  自性相,是指气息中,四大界各自的特征,即硬、粗、推、热等。  若你注意它们,那么你的修行,就变成四界分别观,不再是安般念。  共相,是指气息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这表示,不要注意「入、出、无常」,或「入、出、苦」,或「入、出、无我」。  因为在这阶段的入息与出息,还是属于概念(观念)。  概念,并非修习观禅之法,只有究竟法,才是观禅的目标(所缘)。  除了结生心之外,任何依靠心所依处生起的心,都有能力产生入息与出息。  若想要转观究竟法,你就必须辨别,这些心生色法(即出入息)的四界。  入息与出息(呼吸),皆是许多非常微细的色聚。  在每一粒色聚里,有九个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声音。  其中的声音,是不同的色聚中的地界,互相撞击时产生的声音,即呼吸的声音。  若你能够,有系统地辨别这九种色法,你可以观它们的生灭为无常,  观它们不断受到生灭压迫为苦,以及观它们没有不坏实质为无我。  在还未达到这阶段时,若你观照概念为无常,那并不是修安般念的方法。  因此,以安般念来培育定力时,不应该注意四界的自性相及生灭的共相,  而应只是专注于,出入息的概念。这就是你必须专注,以培育禅定的安般念的目标。  如果你在过去世曾修此禅法,累积了诸波罗蜜;当以这种方式,  专注于气息的概念时,你就能够轻易地,专注于入息及出息。  在一或两次的坐禅后,若你觉得,还是不能好好地专注,  那么,你应该采用《清净道论》里建议的数息方法,这能协助你培育定力。  你应于每一入出息之末端数,如「入、出、一;入、出、二…」。至少数至五,但不超过十。  我们鼓励你数至八,以作为对你正在培育的八圣道分,表示尊敬。  无论如何,你可依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  然后,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飘荡到其它地方。  当如此数息时,就能够把心专注,而只是平静地觉知气息而已。  如此专注,至少半个小时之后,你应该修习下一个步骤:  入息长,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者,知:「我出息长。」入息短,  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  在这个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  这里的长短,并非指尺寸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度。  觉知每一入出息时间的长短,你会发觉,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则短。  在这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单纯地如此觉知气息而已。  如果要默念,不应默念:「入、出、长;入、出、短」,  只应默念:「入、出」,同时,附带觉知气息是长或短。  有时,在一次静坐当中,气息从头到尾都是长的,有时从头到尾都是短的,  但是,你不应故意使它变长或变短。  在此,注意气息的长短,只是帮助心,专注于气息而已。  专注力的重点,仍然是气息。所以不应太在意,它到底是多长或多短。  如果你那么做,你的择法觉支会过强,心反而不能定下来。  对于某些禅修者,在这阶段会有禅相出现。  不过,如果平静地修习约一小时后,禅相仍然未生起,那你应该进行下一个步骤:  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  于此,佛陀指示你,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在同一点上,觉知整道气息(全息)。  当你如是修习时,禅相可能生起。  若是如此,不应该马上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该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专注大约一小时之后,而没有禅相出现,  那你应该换到下一个步骤,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这一点,应决定使息平静下来,并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专注于息。  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变得更为平静,因为这样会使定力退失。  在《清净道论》里,提到四种能够让息平静下来的因素,即:思惟、念虑、作意和观察。  因此,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决心使息平静下来。然后,继续地专注于息。  以此方法修习,息就会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生起之前,许多禅修者,会面对一些困难。  尤其是,气息会变得非常微细,甚至觉察不到它。  如果这现象发生,应该在之前,能觉知气息的那一点,等息重现。  只有七种「人」不呼吸,即:死人、胎儿、溺水者、失去知觉者、入第四禅定者、入灭尽定者、梵天神。  你应省思自己,并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足

\

以觉知呼吸的气息而已。  别刻意去改变呼吸,以使它明显,如果这么做,就无法培育定力。  你只需要,如实地觉知气息。若气息不明显,则只需要,于之前能觉知它的地方等待它。  当你如是运用「念」和「慧」,息就会重现。  若心,能够很稳固地专注于微细的气息,禅相就会出现。  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注意力,从气息转移至禅相。如果这么做,它就会消失。
  禅相从「想」而生,而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  虽然所修的业处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  对于有些人,禅相柔和得有如: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或珍珠。  对于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  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得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烟团、  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  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  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  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  其它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如果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就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而且如此修行是不会达到安止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修习安般念业处的一个重要规则。  注释里提到:只有当修习安般念,能够专注于接触点的息时,安般念的定力才能圆满成就。  若专注该处之外的息,那是不能证得安般禅那的。  所以,当禅相远离于息时,你不应该注意它,而应继续只专注于,鼻孔周围一处清楚的息,  随后,禅相就会自动移近,及停留在该处、与息结合,成为一体。  如果禅相,于气息的接触点出现,且保持稳定,该禅相似乎是气息,气息似乎便是禅相,  而且,心很自然地紧系于它,其时便可忘记气息,而只专注禅相。  如此,从气息转移注意力至禅相,你将会进步。  达到这阶段时,切记别玩弄禅相,或故意改变它的形状,也别让它消失。  除此之外,你也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因为《清净道论》里,提到修习安般念的一项重要原则:  「也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如果你注意它的颜色,则成了修习色遍禅,而不再是安般念了。  而且,你的定力将停滞、

\

无法提升,禅相也可能会因此而消失。  因此,就好像把一粒珍珠,投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你应只是让心投进禅相里,令心平静地专注它为禅相。  如此用功,它就会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  你应该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  若能办到这一点,你会发现它变得清净、光明且极明亮,此时可称之为「似相」。  到了这阶段,应该下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你将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  近行定,是接近证入禅那之前的定;安止定,则是禅那之定。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目标,所差别的是,近行定的诸禅支,未开展至足够强而有力。  由于这缘故,「有分」在近行定时还会生起,而禅修者,也可能堕入「有分」。  经验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  事实上,那时候「有分」依然存在,心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无足够的能力省察它,  因为「有分」很微细。为了避免堕入「有分」,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  你必须藉助,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的力量,以促使心专注于似相。  需要精进根,使心一次又一次地觉知似相。念根,不忘失似相。慧根,觉知似相。  五根,就是五种调伏心的力量,使心不乖离正道,而趣向定、慧及涅盘。  五根中,信,是正信有三宝,有业有报,最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确实已证悟。  其原因是,若人缺乏正信的话,他将会放弃修禅。  他应相信,佛陀的教法是由十个部分组成,即:四道、四果、涅盘及教理。  佛法指示我们禅修的次第,所以,在此阶段最关键的是对法深信。  譬如有人这么想:「只是观气息就能证得禅那吗?」或「上述所说的禅相有如棉花状是取相,如透明的冰块和玻璃就是似相,确实是如此的吗?」  如果这类念头愈来愈强,他就会怀疑,在这时代是不能证得禅定的,  而对佛法退失信心,因此导致放弃修习禅定。  若人以安般念业处修习禅定,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他应毫无怀疑、无妄想地,修习安般念。  若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习,一定会证得禅那。  反之,若对当信之事,如:三宝、教理、安般念,有过强的信心,  那么,由于信根的胜解作用太强,慧根就不明显,而精进、念及定根的力量,也将会削弱。  其时:精进根,不能实行其策励诸根于似相的作用;  念根,不能实行其建立知见于似相的作用;  定根,不能实行使心不散乱于似相的作用;  而慧根,也不能实行知见似相的作用,这将反过来减弱信根之力。  若精进根过强,信、念、定、慧诸根,就不能实行胜解、建立、不散乱和知见的作用。  这过强的精进,使心不能安静地专注于似相,及导致七觉支的轻安、定和舍觉支,无法生起。  当其它诸根过于强烈时,也会有不利的后果。  信与慧,定与精进的平衡,是诸圣者所赞叹的。  假使信强慧弱,则为迷信,迷信于不当的信仰及无意义之事。  举例而言,他们信仰、尊敬佛教以外的外道,例如信仰护法鬼神。  然而,慧强信弱将会使人向于奸邪。例如,自己缺乏真修实证,  却随意判断或评价,他们犹如吃药过多,而引生的疾病般难于治疗。  信慧均等,才能信于当信之事,他们相信三宝、业报,  确信如果根据佛陀的教法修习,将会获得似相,及证得禅定。  如果以此信心修习,及运用智慧觉察似相,这时,信根与慧根就能均等。  对于欲修习止禅者,坚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若有人想:如果以似相修习定,我一定能获得安止定。  然后,由于信根之力,以及通过专注于似相,  他必定能获得禅定,因为禅那的主要基础,即在于专注。  对于修习观禅者,慧力强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当慧力强时,他能知见无常、苦、无我三相。  再者,假如定强,而精进弱,则由于定,有产生怠惰的倾向,而使怠惰心增长。  若精进强而定弱,则由于精进,有产生掉举的倾向,而令掉举之心增长。  只有在定根与精进根均等时,才不会堕入怠惰或掉举,及能证得安止定。
  当定慧平衡时,世间禅定才能生起。  佛陀教导定慧两者,必须并修,因为出世间禅定,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时才会生起。  无论是平衡信与慧、定与精进、定与慧,都是需要念根的。念根适用于任何状况,  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不会由于信、精进、慧过强,而陷于掉举。及不会由于定过强,而陷于怠惰。  所以念适合于一切状况,就像作为调味料的盐,适合一切的调味汁,也像宰相,适合处理国王的一切政务。  因此,疏钞解释,世尊说:「念在任何业处,都是需要的。」何以故?  因为念,可以守护心,能策励心,趣向未曾到过之境。  没有正念,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特别的境界。正念可以守护心及保持心,不离开目标(所缘)。  这就是为什么,当禅修者以观智辨识念时,他会见到念呈现为:  它能保护修行时,所专注的目标,以及保护禅修者的心。  缺少了正念,他就不能策励及抑制心。这是为何佛陀说,念能应用于一切处。  为了修止禅至获得禅那,平衡七觉支,是非常重要的。  一、念觉支:是正念及持续不断地觉照似相。  二、择法觉支:是知见似相。  三、精进觉支:是策励及平衡诸禅支于似相,  尤其是精进于培育择法觉支,及再度增强精进觉支本身。  四、喜觉支:是受用似相的欢喜心。  五、轻安觉支:是身心轻安于似相。  六、定觉支:是一心专注于似相。  七、舍觉支:是心平等,不兴奋,也不退出似相。  如果精进退减,你的心,将会远离禅修目标(似相)。  其时,你不应修习,轻安、定和舍这三觉支,  应该改换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这样心才能再度振作起来。  当过于精进,而心生掉举和散乱时,就不适合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  应该改换,修习轻安、定和舍觉支。这样,才能抑制和平静掉举及散乱的心。  这就是如何平衡五根及七觉支。  当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得到充分开展,定力就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  此时,心将持续地、不间断地,觉知似相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帕奥禅师开示  当心持续专注在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而不受干扰,你应该觉察在心脏里,以心所依处为依靠的有分心。  为什么呢?因为巴利疏钞解释,明亮的有分心,就是意门。  持续观察至,觉照到有分心(意门),及呈现在有分心的似相。  此时,你应该开始逐一地省察五禅支:  一、寻:将心投入于似相;  二、伺:保持心持续地投注于似相;  三、喜:喜欢似相;  四、乐: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当刚开始修习禅那时,你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禅那之中,而不可花费太多时间,省察禅支。  熟练时,你就能同时省察五禅支。然而,有些禅修者,以猜测的方法来省察禅支。  但是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佛陀在《阿毗达摩论》里的教导。  禅心,是依靠在心脏中的「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路过程心。  当「心路过程心」没有生起时,生起的是有分心;一旦心路过程心生起,有分心就即刻停止。  有一些哲学家,把有分心译作潜意识或无意识。《阿毗达摩论》的解释则不同,因为它说:  凡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界,这四界中出现的心里,没有任何一个是没有识知目标的。  然而,有分心又是怎么一回事?它不取任何今生的目标,  而只取前一生的,临死速行心缘取的目标,即业、业相、趣相三者之一。  我们不能因为,它不知今生的目标,就称它为无意识。  且不管人们怎么称呼它,若你能够,令心平静专注于安般似相,一两小时或更久,  那么,此时禅相的光就会很明亮。由于禅修之心,那光就会发亮照向身体四周。  若以这光的助力,去辨明在心脏中的心所依处:诸比丘,此心非常明亮。  就可以看到,明亮的有分心。这只是指它清晰的本质,它看起来就好像一面镜子。  若你拥有明亮的安般似相,在辨识有分心时,安般似相,就会出现在像一面镜子的有分心里。  其时,你就能够清楚地辨明五禅支。  之后,你应该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即:  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观察诸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够于任何的时刻随心所欲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意愿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够如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够观察诸禅支。  转向与省察二者,出现在相同的意门心路过程里。  转向,是由「意门转向心」运作,以寻等五禅支其中之一为目标;  省察,则是由意门转向心之后,马上生起的四至七个速行心来运作,也取同样的目标。  在《增支部.母山牛经》里,佛陀提醒诸比丘,在尚未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前,  不应进修第二禅,否则他将失去初禅,而且无法达到第二禅,两者皆失。  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后,你可以进而修习第二禅。为此,首先你应进入初禅。  从初禅出来之后,思惟初禅的缺点及第二禅的优点:初禅接近五盖;  初禅中的寻、伺禅支是粗劣的,它们使初禅不如无寻、伺的第二禅寂静。  存着想去除此二禅支,而只留下喜、乐、一境性的意愿,再次将心专注于似相。  如此,你将能达到具有喜、乐及一境性的第二禅。接着,应修习第二禅的五自在。  成功后,想进而修行第三禅时,你应思惟第二禅的缺点,及第三禅的优点:  第二禅靠近初禅,且其喜禅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无喜的第三禅寂静。  从第二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三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  如此,即能达到具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然后,你应修习第三禅的五自在。  成功后,想进而修行第四禅时,你应思惟第三禅的缺点,及第四禅的优点:  第三禅的乐禅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禅不如无乐的第四禅寂静。  从第三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四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  如此,即能达到具有舍受及一境性的第四禅。接着,你应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就完成《大念处经》中所教的:  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这「止身行」的步骤,始于禅相生起之前。  进而,定力随着修习四禅增长,而使到呼吸愈来愈寂静,乃至停止。  身至念:在《增支部.掬盐品.相经》里,佛陀谈到止禅心与观禅心两者,皆有明亮的光。  当第四禅的光极明亮时,你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转修其它止禅业处的好机会。  首先,你应该把光,修得更强、更稳。  然后,以此光照见,自身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三十二身分。  你应把它们分为六组,首四组每组有五个身分,最后两组每组有六个身分。  然后,再逐组一一观察。若已成功逐组照见身体的三十二身分,  那么,你应更进一步修行至,能同时遍观所有三十二身分,  即从头发至尿,再从尿至头发,然后,又再重复。当你能够,如此持续不断、正逆反复地观察时,  那就像从屋子里,向外看篱笆的三十二根柱子,若逐根柱子一一地去数,那将会很花费时间,  所以不必去数,只要从左至右,及从右至左来回地看,就可以看到所有三十二根柱子。  迅速地观察三十二身分,你将会观得很熟练。  接着转观,在禅堂里坐在你前面的,禅修者的三十二身分,迅速地从头发至尿地照见。  若能够如此外观,应再内观自身的三十二身分,  然后,再外观该人的三十二身分,如此不断地交替照见。  若成功的话,应逐一去照见,在禅堂里其它禅修者的三十二身分。  然而,不可凭借想象,必须以光,真实地去照见,就好像用手电筒,去照东西一样。  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应逐一地内观及外观。  过后,把光照向禅堂外的人,及动物的三十二身分。  如此外观,能把光照得越远越好。假如成功的话,你可以转修遍禅。  根据对众禅修者体验的研究,从三十二身分,转去修遍禅比较容易。
  十遍处:一、白遍在诸遍之中,佛陀最为注重白遍。因此,鼓励你从白遍开始学习十遍处。  你应该照见一个,在你前面的禅修者的全身白骨或只是头盖骨,取它的白色作为目标。  然后,在心中默念「白、白」。如此,它就会变得非常明亮,  而且,渐渐地白骨或头盖骨的形状,就会消失,圆形的白相也就自然呈现。  若继续照见圆形的白相,它就会变成非常明亮,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  对于有深厚波罗蜜的人,那白色圆形会自动扩大;  不过,对于那些波罗蜜,离今生太远或较弱的人,那白色的圆形则不变。  若是如此,在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之后,决意让它扩大三吋。  扩大之后,如果那白色圆形摇动,那么就在心中默念「白、白」,使它稳定下来。  当它稳定后,再渐次地,把它向十方扩大一尺、两尺、两码、四码等。  若在扩大之后,你见到十方及自己都是一片白色,你应该选择那白色遍相的某一处,  作为心的专注点,就好像把帽子,挂在白色墙壁的某一处。  若那白色变得更为明亮,而你又能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五禅支就会现起。  先修初禅的五自在,然后,以欲除掉寻、伺之心,去专注白色遍相,  如此,寻、伺两个禅支,即会被舍弃,而证得只有喜、乐及一境性三个禅支的第二禅,  然后,再修习第二禅的五自在。  接下来,除掉喜,你就会证得,只有乐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三禅,  然后,再修习第三禅的五自在。  再除掉乐,你就会证得,拥有舍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四禅。  接着,再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然后,你就可以转修其余的遍禅。  二、褐遍:在转修褐遍时,可以照见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之头发,取它的颜色作为禅修的目标。  当头发的形状消失,且圆形的褐色遍相出现之后,你就可以把它向十方扩大。  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以次第地证入禅那,直到第四禅。  三、黄遍:至于黄遍,你可以观取,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的尿或脂肪,取它的黄色作为禅修目标。  当尿或脂肪的形状消失,只剩下圆形的黄色遍相时,你就可以把它向十方扩大。  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以次第地证入禅那,直到第四禅。  四、赤遍:至于赤遍,你可以观取,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身体,任何一个红色的部位,例如血液。  若是观取血液,你应观看在心脏四周或里面的血,取血的红色作为禅修的目标,在心中默念红、红。  血的形状,将会消失,而只剩下圆形的红色遍相。  把它向十方扩大,及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五、地遍:在成功修完色遍之后,可以转修地遍。  首先,选择土的颜色不黑、也不太红、没有石头或杂草的一块地,抚平泥土,划一个圆圈。  然后,站着取那圆形的泥土,作为禅修目标,在心中默念「地、地」。  不要注意地「硬」的自性相,若这么做,你可能就会变得全身僵硬。  先张开眼睛,凝视那圆形,然后,闭眼观想它,遍相就会很快地浮现。  若闭上眼时,遍相仍未出现,那就复修,曾修成的其中一个色遍,  出定后,再张开眼睛凝视地上的圆形,过后,闭上眼睛观想它。  这时候,你就可能会在闭着眼睛时,看到遍相,接下来,可以找个地方坐下修禅。  取地遍相作为禅修目标,在心中默念「地、地」。  若禅相消失了,再复习已修过的色遍之一。  当定力之光,变得强而有力时,把光照向上述划有圆形之地,地遍相即因此生起。  当地遍相变得清晰、洁净及明亮时,再把它向十方扩大,然后专注于一处,直到证得第四禅。  六、水遍:你可以到河边,去观看河水,以获取水遍之相,  但不要注意水「冷」的自性相,否则,你会感到全身发冷。  如果你只是专注于水的概念,那就会很容易。  若有困难的话,你可以去看井里或壶里的水。  观想水相,若它变成水遍相,就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其中一处,直到证得第四禅。  七、火遍:转修火遍时,你可以观取,以往看过的火,作为禅修目标。  例如:森林大火、火灾之火或任何火。如何修习呢?首先,复修已修成的遍禅之一,  而在光变得强而有力时,把它照向心中所映现,以往见过的大火。  若这么做,并未成功的话,你可以去看厨房里的炉火。  只需观取中间火红的部分,不要看火上端的烟,及下面黑色的火柴。  也不要注意,火「热」的自性相,若这么做,你就可能会感到,全身热得难以忍受。  你应只是观火的概念,默念「火、火」。  当火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八、风遍:转修风遍时,可以取吹在脸上或身上的风,作为禅修目标。  若有困难的话,先复修已修成功的遍禅之一。  出定之后,再注意吹动树叶的风。  当风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九、光明遍:至今已解说了八种遍禅,剩下的「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  对修习某些神通来说,这两项遍禅是不必要的。然而,巴利注释则劝修它们。  你可以取日光,或月光,或日光灯之光,作为修习光遍的目标。  只观想那光,当光明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十、虚空遍:你可以把用来放钵的圆形底座吊起来,圆座的一端开口,朝向无树叶、树枝或云的天空。  然后,只是注视那圆形的洞口,取那空间,为修习限定虚空遍的目标。过后,你选个地方坐下来专注。  当虚空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无色禅:接着,你可以转修四种无色禅。首先,你应对色身感到厌离。  如何对色身感到厌离呢?你可以思惟,有九十六种疾病,在身体生起,如眼疾、耳疾等,  而且,身体也会遭受到不幸、刑罚等等。为什么,人们会遭受到这些痛苦呢?  那是因为,有色法、色身、物质现象的缘故。  为什么人类,会互相争吵与怨恨,各国之间会互相交战呢?  那是因为,有色法、物质物质的缘故。反之,当无色法时,人们就可免除遭受这一切痛苦。  了解这点的人,就会厌离充满过失之色法,而想要证得无色界禅定。  如何修习无色禅呢?先从地遍开始,首先扩大遍相,  再作意于,地遍相中央的空间,如此空间就会出现,然后再专注与扩大它。  当它渐渐扩大时,地遍相就会渐渐消失;当它向无边的十方虚空扩大后,
  整个地遍相都消失了,只剩下无边空间而已。  持续专注于,那空间一或两小时,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无边、空无边。  如此,你就会证得,拥有舍与一境性,这两个禅支的空无边处禅。  然后,你应当修习此禅的五自在。  修识无边处禅时,你必须取空无边处禅心为目标,在心中默念识、识或识无边、识无边。  如此,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心识,即会生起。  此心识,名为识无边处禅心。因为,它以空无边处禅心作为依据。  随后,你应修习识无边处禅的五自在。  修无所有处禅时,你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  在同一个心识剎那里,是不可能有两个心识存在的。  空无边处禅心,缘取无边虚空为目标,而识无边处禅心,则缘取空无边处禅心为目标。  当空无边处禅心存在时,识无边处禅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识无边处禅心,不断生起时,空无边处禅心,则不可能生起。  取于识无边处禅时,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为目标,在心中默念无所有、无所有。  如此,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不存在的心识,就会生起,此识名为无所有处禅心。  随后,你应修习无所有处禅定的五自在。  修非想非非想处禅时,你必须取无所有处禅心作为禅修目标。  心的本质,是只有在识知一个目标时,才能平静。  而无所有处禅心,则在识知无所有(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时,才会平静。  取此心识,作为目标来专注,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静,此心至上」。  如此,专注于无所有处禅心的心识,即会生起。此心识,名为非想非非想处禅心。  这是一个非常微细的心境。随后,你应修习非想非非想处禅的五自在。  至今已解说了所有的八定。以上所举的四无色禅是以地遍入门。  随后,除了限定虚空遍之外,你应以其余八遍入门,证得四禅八定。  成功修完十遍八定之后,若欲修习神通的话;  你应该从地遍至白遍,修习十四种御心法,比如以顺禅、以跳禅等等。  根据《护象王子本生经》的记载,护象王子,能够只是看着恒河,即证得禅那。  为什么他能办到这一点呢?那是因为,他过去世波罗蜜的支持。  如今,你也应该不断地禅修,来培育波罗蜜。  它能够支持你,在今生证得殊胜的道果智,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
  帕奥禅师开示从安般念至观禅
  若人依次第修习安般念,当安般似相生起,心宁静地专注于似相,那么入出息将变得微细。  之后,当证入第四禅时,入出息(呼吸),完全停止。  如果已获得第四禅者欲转修观禅,或欲证阿罗汉果,他应如何修习?  《中部.首五十经篇注》中提到:「彼出禅那已,取入息、出息或诸禅支。」  他必须,逐一地进入安般禅那,从初禅至第四禅。  只有在从禅那出定之后,他依自己的选择,观察入出息或诸禅支。  欲观察色法的禅修者,以入出息开始观察,彼名为「入出息作业者」。  以观察诸禅支开始的禅修者,名为「禅那作业者」。  对于「入出息作业者」,他应该如何转修观禅呢?  「入出息作业者,应如是取色法:依于何法此入息、出息?  依于所依色。所谓所依色,即所生身。所谓所生身,即四大及所造色。」  该禅修者,必须观察以知「缘于何法,故入息与出息生起?」  此时,因为他必须转观究竟法,所以,他必须从第四禅出定之后,观察入出息的四界。  为什么他必须观察四界呢?观禅只有两种,即色业处及名业处。  佛陀教导如何修习色业处呢?《中部.首五十经篇注》中记载:  「尔时,佛陀教导色业处:以简略或详尽的方法,思惟四界差别。」  因此,若欲观察色法,就必须选择,以简略法或详尽法,修习四界分别观。  禅修者,必须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首先观察风界。  此时,不再以气息的概念为目标,而是以入出息中,「推」的性质为目标。  以推动性质为基础,硬、软、粗、滑、重、轻,诸性质将呈现于其智。  此后,再进一步观察热及冷。一般而言,出息时会发现热,入息时发现冷。  以智,清楚地观察它们。接着,观察支持、流动及黏结,一共十二种性质。  如果,无法观察到入出息的四界,他应该观察全身的四界。  在这个阶段,就诸禅修者的经验而言,如果以风界的推动性质开始观察,将易于修习。  转向自己全身的色身已,四界分别观,是观察全身四界的禅法。  而安般念,则专注于一触处的气息。因此,这两种业处是不同的。  修习四界分别观,至看到色聚时,应进而观察,诸色聚的四界之十二种性质。  当能够观察到,每一粒色聚中,四界的所有性质时,他应该做什么呢?  再次,他应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即会看到,其中称为「入出息身」的许多色聚。  这些色聚,每粒都有九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及声音。  其中的声音,是在两粒色聚的地界之「硬」,互相撞击时所产生。  之后,他应如何进一步修行呢?  他必须观察,以知「依于何法,彼入息与出息生起?」  如是观察之后,他发现:它们依于所依色。何谓所依色?  所谓的所依色,即是所生身。何谓所生身?  所生身,即存在于六根及四十二身分的四大,及依四大而生起的二十四种所造色。  观察了此四大,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关于色法的修行,即行圆满。  在观察色法之后,他必须进一步观察名法。  他必须从初禅出定,之后,再观察属于法所缘的「禅那名法」。  随后,他也必须逐一,从其余三个禅那出定后,各别观察,第二、第三及第四禅那的名法。  然后,正如《中部注》里所说的:  「他必须进一步观察,以二十八种色法为所缘的触五法。如此观察名色法。」  触五法,即以触为第五之法──识、受、想、思、触。  其中的受,是受蕴;想是想蕴;触与思,是行蕴;识是识蕴。  在这四种名蕴之中,如果提到触与思,即包括了行蕴中的所有心所法,这是疏钞的解释。  依此解释,这是以智,破除每一心识剎那里的,名法之密集的禅法。  目标(所缘),有六种: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及法所缘。  禅修者应根据心路过程,观察以六所缘中的任何一种,为目标的名法。  观察名法之后,禅修者,进而如「观察缘起」一章所述,观察诸因及诸果的关系。  然后,再观名色法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直到证悟涅盘。
  帕奥禅师开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chozhoubo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