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大意编述者: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一、序说
净土的一贯宗旨及祖师传承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讲解了《无量寿经》大意、《观无量寿经》大意以及《阿弥陀经》大意,这就是所谓的净土三部经。净土三部经的教理,并不是各别不同,而是相同的、一致的,都是在讲救度的法门,不是在讲修行的法门。救度的对象就是我们现前每一位凡夫,每一位烦恼深重的众生。
罪业深重的烦恼凡夫,如果不依靠弥陀愿力的救度,就不能出三界六道轮回,更何况成佛度众生呢!
净土三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净土宗义理的传承、发挥,是由祖师完成的。
传承净土法门最有名的祖师,第一位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写了一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有一章叫做《易行品》。《易行品》的目的在于宣说《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
接下来是天亲菩萨,天亲菩萨继承龙树菩萨的思想,写了一部《往生论》,是以龙树菩萨的思想为基础,来看净土三部经的宗旨,而加以发挥。
龙树菩萨跟天亲菩萨都是印度人,印度的菩萨;那么,在我们中国,传承这一思想的祖师,就是南北朝时代的昙鸾祖师,以及隋朝时代的道绰大师,集其大成者,就是唐朝的善导大师。我们中国有这三位祖师继承龙树、天亲的思想,发挥净土三部经的要义。
《往生论注》简介
今天我们接着讲解《往生论注》大意。
《往生论注》,就是我们中国第一位传承祖师——昙鸾祖师的著作。昙鸾祖师这部《往生论注》,是将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统合在一起,加以发挥。
自古以来,都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相提并论,所谓「三经一论」。
净土三部经里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救度、他力的思想,是由于有我们中国第一位祖师——昙鸾祖师注解《往生论》,才得以显明,弘传开来。如果我们中国没有这位昙鸾祖师的话,《无量寿经》乃至净土三经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救度,以及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所传承的净土思想,恐怕就埋没了。
毕竟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随着众生的机缘,净土法门是随时会显现的,今天我们就是要讲《往生论注》大意。
昙鸾祖师简介
在讲解大意之前,先来略微介绍一下昙鸾祖师这个人物。
他出生在南北朝时代,也就是隋朝之前、晋朝之后。那个时代有一位信佛最虔诚、甚至几次舍身出家(短期出家)的皇帝,就是梁武帝。这位梁武帝,时常向北方顶礼,顶礼谁呢?就是顶礼昙鸾祖师,同时尊称昙鸾祖师是肉身菩萨,称为「鸾菩萨」。北朝,也就是魏朝,北魏的皇帝称昙鸾祖师为「神鸾」。一个人受到皇帝的重视还不算什么,可是被皇帝尊称为不可思议——「神」就是不可思议,北魏的皇帝称昙鸾祖师为「神鸾」——不可思议的人,梁武帝称「鸾菩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昙鸾祖师的道德、学问、修行未达到某种水平,怎么会如此地深受帝王尊崇恭敬呢?昙鸾祖师一定有他过人之处,超越平常人的地方。
何况这部《往生论注》,我们一看,就会惊讶作者学问广博、思惟敏捷,对净土法门可以说融会贯通。所以,自古以来对这部《往生论注》,甚至与经典同论,价值好像与佛说的经典一样。
《往生论注》的失传与回归
这部《往生论注》,唐朝就已经失传了。失传的原因有几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所谓「三武一宗」之难。
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四位皇帝,以他皇帝的威势破坏佛教,把寺院拆了,把佛像毁了,把经书烧了,出家人逼令还俗,这就是「三武一宗」之难。
再加上当时中原地区到处都有战争,社会非常的混乱。那个时代,流通书籍不像我们这个时代这么方便,一次印刷可以几千册、几万册,可以用电脑打字,都非常方便。当时是要用毛笔,磨墨、沾墨去写的,可以说很不方便,因此书籍并不那么普遍。
那么失传了,到哪里去了呢?传到日本去了。因为在隋唐时代,日本天皇曾经派了很多出家人到我们中国来取经。为什么派出家人,不派其他人呢?因为在当时,日本有学问、值得信赖的人大多去出家,在佛门里面。这些出家众,在隋朝、唐朝时代,来到中国向我们取经,将我们佛教经典和修行方法通通引用过去。不止如此,连我们的政治、文化、艺术,只要是他们没有的,只要是对他们政治、民生有好处的,他们都通通学习过去了。你看他们今天京都街道的规划,都与当时长安的规划完全一样。
当时的日本佛教是由天皇拥护的。天皇以政府的经费,每一县市都建立一座大的寺院,其他小寺院也不少。同时,天皇出家、念佛往生的也有好几位。可以说日本从古到明治维新这段时间,是佛教的国家。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寺院不会被拆毁,经典不会被焚烧,出家人都能够身安道隆,去办他的修行道业。所以,他们从中国抄写回去的经典,一直保存着,而且在研究,发扬光大。
这部《往生论注》,在唐朝就已经失传了,那在什么时候回归到我们中国来的呢?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杨仁山居士,跟日本的一位教授非常熟悉,就请对方将我们这里失传的经、律、论通通寄过来,于是,这部《往生论注》重回祖国怀抱,这大概是在一百年前。
可是,一百年来,我们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众生灾难重重: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侵华,到最后国共战争,所以没得安宁。这一部《往生论注》即使回归中国,也没有人研究,还是被束之高阁。
最近,可以说众生的机缘到了,这部《往生论注》重新编排、分段,非常容易阅读、容易明了。目前所出版的有《往生论注分段对照》本,也有《往生论注要义》。
二、正说
直示二处大意
《往生论注》总共有上下两卷,它的大意在哪里呢?
有两处,一处是在最前面的地方。这部《往生论注》一开始,就将龙树菩萨《易行品》的宗旨,跟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而标示在最前面,就是它的大意。
另外一处就是在最后的地方。最后的地方跟最前的地方的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加以强调,来劝导我们,可以说是前后呼应。
(一)显易行极致
那么,最前面的大意,内容是什么呢?
谨按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鞞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至,不退之风航」者也。
这段文是在最前面,也就是它的大意。这段文有三层意义:
第一、说明难行道之所以难的原因。
第二、解说易行道的内容、易行道之所以易的原因。
第三、赞叹易行道是大乘佛法之中最高的境界,也是达到不退转的快速方法。
总判难易二道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将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所说经律论中的一切修行法门,通通归纳起来,归纳为两种法门:一种是难行道,一种是易行道。
易行道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叫易行道。
除了这个易行道之外的各宗各派、种种修行方法,都叫做难行道。
「难」是指困难,也是指险难。也就是其他法门修行起来既困难又有堕落的危险,所以叫做难。
易行道之「易」,这个易就是简单、容易,同时也是安全、安逸,没有险难。它之所以易,不是靠我们的修行力量,不是在我们本身,而完全都是由于弥陀的力量,有弥陀的力量的话,就很简单,就一切安全。
难行道之所以难,是因为唯是自力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最开头,把龙树菩萨易行道和难行道的内涵稍微解说,同时作了一个结论说,难之所以为难,就是因为: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会困难,会有险难,因为都是靠我们的力量,靠我们的力量要脱离六道生死轮回,是很困难的。
同时,即使说有那种能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人,可是他要成佛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恐怕会退转下来,所以有这种险难。他是只靠自己的力量,「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这个「他」,就是指阿弥陀佛。
没有阿弥陀佛力量的救度,就是难。
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信佛因缘
那么易行道呢,什么叫做「易」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加以发挥,解释说:
但以信佛因缘。
这句话非常重要。「但」就是唯有、独有、唯一、独一,这个叫做「但」。没有第二个,也没有第三个,唯一这个「信佛」。「信佛」是指信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信阿弥陀佛呢?因为十方三世诸佛之中,阿弥陀佛发了救度十方众生的愿,十方众生若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祂就不成佛。这个愿在十劫之前就已经成就了,所以,阿弥陀佛这尊佛显现在宇宙之间,呼唤我们,救度我们,已经有十劫了,所以,我们信佛就是信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信佛,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我们又有愿往生之心,这样的话,因缘和合,就必定能往生。
如果说阿弥陀佛要救我们,而我们呢,不知道,或者不想被救,不想往生,那因缘不合,不能往生。或者说我们想往生一个净土,而那个净土还没有完成,那尊佛的力量有所不足,这样一来,虽然我们想往生,也不能往生,因为这个缘不具足。所以,以我们信顺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为因,加上阿弥陀佛的救度强缘,因缘和合,就可以达到往生的果。所以说:
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所以,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个愿力,具体说就是第十八愿的力量,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力。
同时,由于阿弥陀佛对于愿往生的人加以光明摄护——光明永远在他四周保护他,这一种结果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已经必定往生了,往生必定成佛,所以,必定要成佛的众生是「入正定聚」,所以: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是以救度众生为目标的。尽管我们在娑婆世界心志很狭小,根性很低劣,可是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我执,没有法执,转而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为我们的心愿。所以,到了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地,这一颗心就会扩大起来,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回到十方世界去救度众生。
所以,不愁我们不会说法度众生,只怕我们不成佛;不怕我们不成佛,就怕我们不往生极乐世界;不怕我们不往生极乐世界,就怕我们不认识阿弥陀佛、不信顺祂的救度。一旦信顺祂的救度,那么,往生、成佛、度众生,就在一个信心当中完全具足了。因此昙鸾祖师才在这里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只是「信佛」一个。
净土易行道的超越性
信佛这个法门,不只是易行道,而且是一个大乘法门。所以,昙鸾祖师在这一段文的最后,就作了一个结论,说: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至、不退之风航。
也就是说,这一部《往生论》之尊高,「上衍」就是大乘;「极至」就是没有比这更高的;「不退之风航」,不退转法门中的一个快速法门,就是这个易行道。
同样都是大乘,法华、华严、禅宗、密宗都是大乘,我们这个易行道的净土宗也是大乘,不过我们这个净土宗易行道确实是大乘之中最高的境界。
有的人认为「其他法门或许也有不退的法门」,可是,这个不退,是缓慢前进不退转呢,还是快速前进不退转?我们这个易行道的法门,昙鸾祖师在这里解说是「不退之风航」——不退法门里面的顺风的船。顺风的船,那就又轻松又快速。
譬如说要到深圳吧,如果我们走路,不晓得要走多久,恐怕也走不到,因为中间有各种险难。可是如果有一条河,我们坐在船上,又加上是顺风,这样就不必用步行的力量,安逸地坐在船上,顺风顺水,一日千里。
所以龙树菩萨说,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就好像坐船一样——坐船很容易、很快速、又很安乐,所以叫做安乐道。
其他的法门,龙树菩萨譬喻为步行,非常的辛苦,同时,又要准备很多资粮,而且遇山要爬山,逢水要涉水,又怕有虎狼、土匪、盗贼,有被劫、杀身的危险,所以非常困难。
总之,难行道步行非常危险,而易行道坐船安全又快速。
当然,这是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时代,如果是现在、有飞机的时代,或许会用飞机来譬喻吧。不过譬喻总归是譬喻,因为有的人会说「飞机有空难,坐船有海难」,阿弥陀佛的愿船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有任何灾难。
这是《往生论注》大意之一。
(二)劝他力信心
大意之二,就是在最后面,下卷结论的地方,昙鸾祖师说: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意思就是劝勉我们说:「哎呀!后来的修行人,如果听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听说这个他力的法门(他力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十方诸佛),就应该生起信心,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
怎样局限呢?有的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来念佛了,可是对往生没有把握,认为说「我虽然念佛,但是罪业很重,烦恼很深,妄想很多,像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或者认为「我虽然念佛,但是不能达到事一心,即使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也看不到影子,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也有的念佛人认为「我虽然念佛,想生净土,但是念佛的时间不多,因为,为了家庭,为了事业,时间很紧,恐怕这样不能往生吧……」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都把自己局限起来了,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丝毫没有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看。
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本来就是我们这样的生死凡夫,又是事业繁忙,又是念佛不能清净,又是烦恼业障很多。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正是这种众生,所以,祂没有一个条件说「你一定要烦恼淡薄,念佛能得禅定一心,甚至把事业放掉,专心念佛」,并没有这个条件、这个规定。祂是说: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里面,有能出家、能修行,或许功夫能成片、烦恼能淡薄的;同时也有业障重、事业忙、念佛不能禅定一心的。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是平等救度,而且你是哪一种根性,就原原本本以这种根性来得救。
平等救度
平等救度到极乐世界以后呢,是不管会修行的出家人,还是不会修行的在家众,通通得到平等的果位——同样是无量寿,同样是无量光,同样是相貌端好,没有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的,同样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讲经说法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没有两样啊。
有两样,是我们这些娑婆众生,各各随过去的宿业,因此今生今世各有不同。但到极乐世界之后呢,就通通与佛没有两样了。
好像地面上的水,有干净的,有肮脏的,可是到了大海,就通通离开了肮脏、清净的分别,跟大海的水同一味道、同一内容了。
前后呼应一贯宗旨
大意虽然有两点,其实是一点,一个思想,一个宗旨,没有两个宗旨,只不过它是前后呼应,一开始举出这个宗旨,到最后也是这个宗旨,始终不变。
「机」——救度对象包括逆谤众生
我们再来谈《往生论注》所讲到的易行道所救度的根机。
刚才约略说到阿弥陀佛所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会修行、不会修行,通通包含在内。
《往生论注》上卷最后的地方有「八番问答」,就是八个问答。这八个问答就是在显明易行道——净土法门,弥陀救度的对象是哪一种众生呢?就是我们这样的众生。那我们这一种众生,也就是五逆谤法都包含在内的众生。
摄外凡夫人
八个问答,第一个问答举出《无量寿经》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的成就文,然后昙鸾祖师作了个结论说,依照十七、十八愿以及十七、十八愿成就文来看,一切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凡夫有两种,一种是外凡夫,一种是内凡夫。
内凡夫就是上根利智的人,他能够不犯五戒,同时能修十善,这叫内凡夫。
那种可能犯五戒、不能修十善的人,叫外凡夫。
昙鸾祖师说,所有的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一切外凡夫人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
这是第一个问答。
摄五逆人
接下来的问答,昙鸾祖师提出《观无量寿经》下下品的众生,是犯五逆的众生,犯五逆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证明一切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摄谤法人
这里只讲五逆十恶能往生,是不是谤法的众生不能往生呢?昙鸾祖师说,谤法的众生只要他回心转意——什么叫回心转意呢?就是自觉以前诽谤佛法是邪知邪见,是错误的,现在转而来信受了,那么,他同样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祖师是在《往生论注》的下卷,观佛八种庄严功德成就的第三「庄严口业功德成就」中,说明这一个理论。
他说,众生在过去因为骄慢的缘故,所以诽谤正法。诽谤正法一定倍受种种痛苦,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地狱,要被割掉舌头;即使出离地狱,到人间也会得哑巴的苦报(因为前世以嘴巴谤法,所以就得到嘴巴不能说话的果报);轮回到下下辈子,他离开哑巴的果报,会说话了,可是他说的话,不大有人相信,而且往往是受人侮辱的多,不会受人称赞,有种种痛苦的果报。
可是,如果他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切果报当下就消除了。
以前诽谤正法,只要回心转意,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诽谤正法的果报也就消除了。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因此,在这八番问答里面,昙鸾祖师说: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只要我们众生有愿往生的心,必定能够往生极乐。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的「庄严妙声功德成就」中说: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单单听到极乐世界是个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令人向往的地方(而与「极乐」相对的是「娑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污秽的、浊染的、罪恶的、颠倒的,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当他听到「极乐世界」的那个时候呢),厌离娑婆,而欣生极乐,这种心很恳切,就叫做「克念愿生」。这样的众生:
「亦得往生」:也同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即入正定聚」:还没有往生,在这个地方已经入正定聚了。
昙鸾祖师说这是:
「国土名字为佛事」:也就是「极乐世界」这个名称可以救度众生,所以说「国土名字为佛事」。
「焉可思议」:这怎么可以想像的到啊!这怎么可以用我们众生的浅智推测的到啊!
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可以想像的到的。经典说: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阿弥陀佛的境界只有佛与佛才能推测的到。「二乘」,也就是声闻、缘觉,根本想像不到的。在《阿弥陀经》里面,十方诸佛都劝导我们说: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阿弥陀佛的功德、威神,十方诸佛都称赞为「不可思议」,所以,我们不可以用凡夫心去怀疑、去揣测,因为这是十方诸佛所称扬赞叹的。
甚至《无量寿经》更说:
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十方诸佛的光明与阿弥陀佛的光明不能相提并论。
什么叫光明呢?智慧的外相就是光明(本体是智慧,外相是光明)。智慧包含着慈悲,包含着救度众生的力量。那十方诸佛的光明既然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的话,表示十方诸佛的智慧、慈悲、救度众生的力量都不如阿弥陀佛。所以,《无量寿经》异译本里就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中的王,祂的光明、智慧、慈悲力量是「最尊」的——「最尊」表示最高,已经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所以,我们今天所信的这一位佛,是诸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本来发愿要度十方众生,十劫以来,都伸着手等待着我们,呼唤着我们,甚至时刻在我们面前合掌,要求、拜托我们让祂救度。所以,阿弥陀佛本来就是要救度我们,我们不知道往生、甚至不想往生,祂都在要求着我们;我们一旦有了愿往生的心,岂不是必定往生!一方面我们愿往生,一方面弥陀发誓要救我们,这样因缘和合,就一定往生,所以「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罪业和名号轻重比较——三在释
「八番问答」当中第六,说明罪业跟名号轻重的比较。
有的人会认为说:「我们众生的罪业不只是今生今世造十恶、犯五戒,而是从旷劫以来累积五逆十恶的罪业,可以说这些罪业无量无边、充满宇宙,怎么可能在今生这一辈子,甚至在临终的时候,听到善知识的解说、劝导,而在称念几句名号的当下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呢?旷劫以来的罪业是非常重的,而当下的几句名号应该是很轻、很少,怎么就能免除旷劫以来那么重的罪业,而离开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呢?」有人有这种疑问。
昙鸾祖师说,所谓轻、重,并不是这样来论的。昙鸾祖师用三点来论,所谓「三在释」。
「三在」就是:
在心、在缘、在决定。
「三在释」,或许大家不容易明白。简单讲,就是: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是真实的,我们旷劫以来所积累的罪业是虚假的,千虚不如一真,再多的虚假都是等于零,一千个零也是零,一万个零也是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真实的功德,所以不能相比。
我们的罪业是从旷劫以来就开始造,一直到现在,固然是无量无边,但是,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也是从兆载永劫以来就在「积植菩萨无量无边德行」。「无量德行」就是所谓三学、六度、万行,这些功德,通通累积、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
好像一张支票,虽然不是人民币,可是却写着百千万亿的数目,这么一张支票,敌得过所有银行里的人民币,能还清一切债务。同理,这张六字名号的支票,可以胜过我们旷劫以来所积累的种种罪业。称念这句名号,所有罪业通通消掉。
何况三界六道,依我们的眼光来看,认为是真实的,可是以佛的眼光来看,我们三界六道本来就是虚假的,好像梦一样,所以《金刚经》就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什么叫有为法?三界六道里面的众生,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有为法,这些都是虚假的,如梦幻泡影。
我们做梦,还没有醒的时候,梦中的任何事情,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是苦,在梦中受苦;是乐,在梦中受乐。可是,以没有睡觉的人来看,它是虚假的啊,不是真实的啊。因为他所梦的境界,这个世间并没有,只是意识心所显现而已。如果他醒过来了,梦中即使经过了千年、万年的苦乐,当下就消除了。如果他不睡觉的话,连那场梦也没有了,何况千年万年的梦?所以,在醒的境界当中,没有梦,只有做梦的人,才有那个梦,而那个梦又不是真实的。
我们人生,旷劫以来,都是一场大梦,从来没有醒过,即使我们现在在这里,还是个梦。只是,学佛的人,他从梦中往醒的方向前进。那没有学佛的人呢,他是从这一场梦入那一场梦,没有醒过来的机缘,徒然承受梦中的苦乐——人生当然是苦多乐少,所以徒受梦中之苦。
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长劫以来所熏修的功德,是真实的。念一声两声,能胜过我们千百亿劫所造的罪业。即使念一声两声,当下信受、当下命终的话,当下就往生;旷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就在当下停止了。所以今后,我们什么时候信受弥陀的救度,什么时候旷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就画下了休止符,就停止了;旷劫以后的生死轮回,当下就断了,不再轮回下去了。什么时候命终,就什么时候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可思议。
这是《往生论注》上卷最后的八番问答,显明易行道的「机」。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往生论注》下卷,在解释「庄严清净功德成就」的地方,昙鸾祖师解释这种「机」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也就是说,我们这种凡夫人,就是烦恼成就,本质就是烦恼,好像木炭的本质是黑的。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眼睛、鼻子、耳朵,离开了眼睛、鼻子、耳朵,不像个人一样;我们一生下来,内心就全部是烦恼,离开这些烦恼就不是凡夫了,所以说「烦恼成就」。
这种众生充满了烦恼,一点也不清净;这种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三界六道轮回的绳子绑他不住。在不断除烦恼的当下,已经获得了涅槃的成份了,这个真不可思议!
不思议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愿力的救度。易行道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吧!
圆、顿、简、速
所以,昙鸾祖师将难行、易行摆在最前面,而且,强调这个易行道,就有一种含义:表示这部《往生论》,就是净土法门,就是弥陀愿力救度的法门;是易行道,不是困难的;同时,不但是易行道,而且是大乘最高的境界,是不退法门中最快速的法门,也就是:「圆、顿、简、速」。
「圆」,什么叫圆?一法具足一切法叫圆。
「顿」,什么叫顿?今生修今生证得叫顿。
当然,净土法门是信心的法门、是称名念佛的法门,在信心称名当中,虽然没有修行,可是有大功德,所以,不修等于有修了,所以是「圆、顿、简、速」,简单而又快速。这个在刚刚那段文,开宗明义,「难易二道判之文」就显现出来了。
「法」——疾速成佛皆缘弥陀愿力
刚刚讲的第一点是「难易二道判」,然后讲的是易行道之「机」,接下来要从《往生论注》来看易行道之「法」。
我们这个「易行道」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这是约略地来讲。《往生论注》加以逻辑性地分析,在《往生论注》下卷最后的地方,说明「易行道」这个法,就是:「易行道」之所以为「易」,道理在哪里呢?
昙鸾祖师首先以问答的方式说:「有什么因缘可以使这个易行道‘快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昙鸾祖师自问自答地说:「之所以快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推求它的来源,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并不是以我们的修行为增上缘)
所以,这「易行道」快速的法门之所以快速,它的根本就是在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在我们修行的功夫。
昙鸾祖师又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也就是说: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以及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这些菩萨所做的救度众生的事情,都是依靠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
昙鸾祖师又设问说:
何以言之?
为什么这么讲呢?什么原因呢?
昙鸾祖师接着自答说: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是因为有佛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四十八愿便是虚设。
那么,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到底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使我们烦恼凡夫,不断烦恼就能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身份。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昙鸾祖师就说:「现在来引用三个愿,证明刚刚所讲的是真实的。」
接着就引用了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缘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往生
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十念」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这十念是「乃至」的十念,并不是说唯有十念。「乃至十念」这几天都解说了,「乃至」就是说:闻信弥陀救度之后,尽此一生念佛,有的人十念、五念、一念(临终闻信之机),有的人千念、万念、若一日、若七日、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的念(平生闻信之机),这个都是「乃至」。
也就是因为众生根机各个不等,有年轻的时候就遇到净土法门,有一辈子没有遇到这个缘、一直到临终躺在病床上、将断气的时候才遇到这个法门。
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个法门,从此之后他就是称名念佛,不假借其他功夫,这种人就是「乃至一辈子」的念佛。
至于说一生都是遇到恶缘,使他造恶多端,不晓得有因果报应,不晓得去行善积德,到了临终病苦躺在床上,才遇到有缘的人请善知识来给他讲「有因果报应、作善而为人、作恶会堕落地狱」,他才恐慌起来,才开始寻求解脱之道。这个善知识再告诉他说:「你罪业那么重,不是随便就能解脱的。在所有法门当中,只有这个法门,就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才能解脱。」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再也没有其他方便了,只有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何况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所有法门当中最快速、最殊胜,下手容易又成功高超。他当下信受,当下称念,当下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了。那么,他就是乃至十念、乃至五念、乃至一念而已。
这就是「乃至十念」的含义。
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便免除了三界六道的轮回;没有轮回,在极乐世界又是无量寿,一生补处,所以能够快速地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一个证明——第十八愿。
缘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成佛
第二个证明就是第十一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依靠第十一愿弥陀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这里已经是「住正定聚」,所以到极乐世界「必至灭度」,也就必定成佛,没有回转的灾难,所以很快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怎么说没有回转的灾难呢?如果靠自力修行的话,从离开娑婆世界,到初地的果位,要一个大劫。从初地到七地又要经过一个大劫,这样就要两个大劫了。如果在七地不再前进的话,就会退堕下来。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力量,住正定聚,到极乐世界入灭度,也就得涅槃,悟无生法忍成佛,所以超越。没有经过初地、二地、七地,当然也就没有退转的危险,所谓「无诸回复之难」。
缘第二十二愿,横超诸地度众生
第三个证明就是第二十二愿。往生极乐世界,依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来讲,都是: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两句话的含义就是:纯正的净土法门是个横超的法门,不是竖出的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力量的法门,不是依靠我们自己力量的法门。
如果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必须自己破见惑、思惑,「初信」然后到达「十信」;又从「十信」进入「十住」;「十住」完了「十行」;「十行」完了「十回向」;「十回向」又进入「十地」;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升。
可是我们净土法门是横超的,超越这五十一个阶位。所以二十二愿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超越一般的,一地、二地……的修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救度众生的行为。
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二十二愿就是:「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往生的当下就超越了五十一个阶位——也就是超越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阶位,而到达妙觉的阶位。」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祂的力量显现在哪里?显现在第二十二愿。
昙鸾祖师在这里引用三愿:十八、十一、二十二愿,来证明「易行道」是个快速成佛的法门。
(三)名号功能,破疑满愿
《往生论注》还有一个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开头的「赞叹门」,举出修行的现象,有「如实修行」、有「不如实修行」。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刚刚讲,净土法门「非修不修」——不是讲修行的,讲称名。称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昙鸾祖师在这里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但是有一种人,现在已经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是,无明并没有破除,他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就有解说。
我们先来解释「无明」跟「满愿」。
「无明」,有「总」和「别」两种:总即是「痴无明」,别即是「疑无明」。
「痴无明」就是贪瞋痴等各种烦恼,这个叫做无明。一切的无明都涵盖在「痴无明」里面。
「疑无明」是指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无明」。
总而言之就是贪瞋痴的一切无明,别而言之就是「疑无明」。
那么,只要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破除的话,也就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的话,即使贪瞋痴无明还存在,也没有妨碍。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贪瞋痴一定断。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是最先破除我们的「疑无明」。只要「疑无明」一破,贪瞋痴烦恼不破,到时候一定破,所以先破「疑无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无明」。
以净土法门来讲,严重的无明不是贪瞋痴,而是疑。因为我们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使我们继续在这三界六道里面造罪业、受苦报;有了轮回,就免不了五逆十恶、弱肉强食。这样讲起来,岂不是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的罪业,比杀人放火、五逆谤法的罪业还重?
所以,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佛智、不信救度,罪业比杀人放火都重。因为由于怀疑而不能往生,而继续轮回;轮回就有机会去造十恶五逆谤法了,任何的罪业都可能造了。
「疑」,怀疑弥陀的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满愿」,愿也有「总」和「别」。「总」,就是我们人生的愿望非常的多,又要这个,又要那个,又希望这样,又希望那样,愿望很多。「别」,就是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生之愿。
其他的愿虽然多,只要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满足的话,其他的愿也能达成。因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不能满愿。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够如意自在,要怎么样便能怎么样,应以何身得度,便能显现何身而为说法。
所以,满愿先满往生的愿。往生的愿是一切愿的根本,只要这个愿满足了,其他的愿都能满足。
为何称名不满所愿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还有称名的人,无明还没有破除,而愿望还没有满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如实称名
昙鸾大师就总的加以解释说:
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我们虽称名,可是这种称名不是如实的称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话,那就是真真正正的称名。
二不知:不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这句名号既然能够破除我们的疑心,使我们起信;一起信,往生就有希望了。可是为什么不能破我们这个「疑」、使我们起信呢?
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是由于我们不知道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实相身、为物身。
也就是不知道这句名号的原理,来龙去脉、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话,那个「疑」就会破除,就会得到信心。
什么叫做「实相身」,什么叫做「为物身」呢?
「实相身」: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报身、成佛之身。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实相身」就是阿弥陀佛已经成佛的自利之身。自己已经成佛了,这个叫「实相身」。如果还没成佛的话,他还是菩萨。既然还是菩萨,我们就不能满愿断疑了。如果成佛了,我们往生的愿望就能够满足了。为什么呢?往生的资粮、往生的功德,都在阿弥陀佛成佛时的这句名号上啊!所以,一旦阿弥陀佛成了佛、是实相身的话,那名号就出现了,而名号的本身就有我们的信,名号的显现就能破除我们的疑。所以说,「实相身」是弥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设我得佛」的那种已取正觉的「正觉」。
「为物身」:「物」,就是众生,「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而且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众生,祂根本不能存在,根本不能成佛。祂既然成佛了,就能救度十方众生。
由于不明白阿弥陀佛已经成为这一实相身之佛、为物身之佛,所以我们的疑心不能破除。
不知实相身,不知为物身,这叫「二不知」。
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显现为「三不信」,也就是:
第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
第二、信心不一,无决定。
第三、信心不相续,余念来间断。
第一、信心不淳。也就是说,你既然不知道阿弥陀佛成佛是成为实相身、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么,你内心这个「信」也就不淳。不淳就是跟原来的样子不一样,这叫「不淳」。
「若存若亡」:有时候觉得没有把握,有时候觉得有把握。
「淳」,一般的解释,好像一块原木,原原本本从山上运下来,还没有经过雕刻,没有经过颜色的彩绘,这个叫做淳。也就是说, 阿弥陀佛(实相身)救度众生(为物身)的悲愿,原原本本领纳在我们心中,不加我们自己的盘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筹量计度进去,这个信心就淳了。
所以说,信心淳,就永恒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还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弥陀佛是这样子救度我们(只要专称名号、愿生净土,即得往生),我们往往不认为是这个样子,而认为:「虽然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但我应该这个样子、应该那个样子才能被救」,或者是「虽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可是我要往生,哪有那么容易啊?我要累积这一点、累积那一点,修这个、修那个(注:除了念佛之外的修行),才能够往生」——不一。
因为不一,这颗心往往在那里晃动,「专修念佛怕不行吧?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永远没有决定。都是在那里「或许这样、或许那样,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好多种,没有一个决定性,这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续。既然不一,就不可能永远一个样子下去,所以就不相续。烦恼来的时候,就觉得没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讲说别的法门很殊胜,就转到别的法门去了。不能一直信受弥陀、称念名号,不能永恒不变地持续下去。
信心与称名之一致
由于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话,就是「三信」。
「三信」是从三个角度来解说的,其实,「三信」就是一个信心,因此,真正的称名念佛在哪里呢?在于一个信心。你有了这个信心,自然会称名,这种称名就是如实的修行、如实的称名。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
不过,这都是就我们这一方讲的。如果就阿弥陀佛本身来讲,祂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与不信,祂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开了;如果能够不跑开,永远在那里,就是说,永远称念这句名号不改变,那就定得往生。因为这无形中,信也就在里面了;无形中,这句名号在那里运作。
昙鸾祖师在前面一方面说「愿往生者,便得往生」,一方面又说「要有三信,才能如实修行」,那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也不矛盾。这种一辈子都保持愿往生心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称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里面了,不然他怎么能够这样呢?如果他能够这样的话,就说明他宿善成熟,无形中信心就在里面了。
殷勤付嘱
好,我们又回归到原点。刚刚讲《往生论注》的大意在开头和最后的地方,其实这开头跟最后是首尾相呼应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所以在最后,昙鸾祖师就劝导我们说: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就像《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在讲完《无量寿经》的时候,就将念佛法门交待弥勒菩萨: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将念佛能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的法门交待弥勒菩萨,要他传承下去,因为弥勒菩萨是当来成佛的,他当来成佛,最终还是要宣讲这个法门,所以就交待弥勒菩萨。
这也像《观经》,释迦牟尼佛将「持无量寿佛名」交待阿难尊者,要让他传承下去: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是持名,而不是观佛像或观佛身。
这也像《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将念佛法门付嘱舍利弗尊者,说: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部《往生论注》跟前面三部经一样,劝导后之学者说:
「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后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哪,既然听到刚刚所讲的他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可以救度,好像船一样,可以坐上去,那我们就要领受」,所以说:
「当生信心」:而不要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就是这几点。
三、总结
现在来做一个总结:
我们净土法门,就是「易行道」。因为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谈到,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中也引用在最前面。
我们这个「易行道」,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不是讲我们众生要如何来修行,然后回向给阿弥陀佛、拜托祂来救度我们,不是这样的。所以,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也是讲众生信顺、信心念佛而被救,所以是一个圆、顿、简、速的法门。
我们每一个众生,内心都含有五逆谤法的烦恼,这种烦恼的凡夫依靠阿弥陀佛救度的「易行道」,就能够原原本本、在不断烦恼的当下得涅槃,这就是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所以,既然如此,我们「闻他力可乘」,就「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简单讲到这里。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