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在线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2)

发布时间:2019-09-23 09:59:50作者:药师经在线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2)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世尊,我以反闻入流内熏,熏起本觉智光,再回光返照,来照能闻之自性,照彻心源,得到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而入究竟坚固正定。入正定,就有这种无作妙力,能和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的悲哀仰慕心,打成一片。如果众生在苦恼灾难中,怖畏恐惧中,能一心称我名,就能从我身心中,得到十四种无所恐惧的功能德用。这经和普门品所说一样: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一者,由我之智光不外照,不自观世间之声音,只是观能观者是谁,从正定中,用无作妙力来加被众生,故能令一切苦恼众生,但能一心称我名号,我就只观其称念声音,寻声救苦,令其即得解脱苦恼。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二者,我已旋转妄知妄见,回归自性之真知真见。见属火,故见业生,就见猛火。现在妄见既已旋复,但无见业,火亦不能烧。所以我能加被众生,假使他们遇著大火之难,但能一心称我名号,火就不能伤害他们。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三者,我已旋复妄闻,回归真闻。听闻属水,故有闻业,就见大水为害。现在已旋妄归真,水亦不能溺害。则能加被众生,假若他们为大水所漂,但能一心称念我的名号,就不会被大水所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四者,我已断灭妄想,妄想不生,心无杀害,因此能加被众生。假若他们误入罗刹鬼国,但能一心称我名号,鬼就不能伤害。

  妄想即第六意识,佛喻之如贼,能杀害我们法身慧命,故修道切切不可有妄想。

  好像你现在生了妄想心,既然念观世音菩萨,便不为大火所烧,大水所溺;那么我亦跳入大火大水中来试试。既没有信心,而生妄想心要来试验菩萨,那怎能感应道交!非但不能得救,还要被火烧死,被水溺死,再堕落恶道呢!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五者,因我反闻自性,本觉内熏,熏妄闻成为真闻。一根返源,六根亦同时销妄复真。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六根可以互用,故能加被众生,假使他们将被杀害的时候,但能一心称我名号,我就会令杀害他们的利刀,自然一段一段的断折,兵器戈戟亦失去效用。就好像用刀斩水一样,水无伤痕。用口来吹日光,吹不掉光。这是因为我的自性,如如不动,刀枪不入,故能加被众生,同样不受害。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六者,反闻熏修,伏归本源真精之性,发出本有智慧之光,光明遍照法界,则所有暗昧幽隐为性的鬼神,就无法自全,故能加被念我名号的众生。假若遇著药叉(勇健鬼)、罗刹(是恶鬼)这二种鬼都喜欢食人肉。人死后尸身若腐,他们可以念咒,令其新鲜而食之。鸠槃茶即魇魅鬼,状如瓮形,能魇魅人。人被魇太久,便会阴盛阳衰而死。毗舍遮,此鬼专啖人和五谷之精气。富单那,即主热病鬼,能令人发热。

  鬼属阴,只是一股阴气,故不能见光。有些动物,好像猫头鹰、蝙蝠、地鼠等亦是不能见光,在夜间才出来寻食。

  以上种种鬼,虽然走近你的身旁,只要念我名号,连看都不敢看,何况能加害?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七者,音声和动静二性,皆已消灭,连动相和静相,亦了然不生。这时候能闻之性,便逆流而入,直至纯一无妄,就远离一切虚妄浮尘。故能令一切受难众生,但能一心称我名号,禁闭、系缚、颈枷、锁链都不能拘束他们。

  这些都不是神话或戏论,因历史上都有记载。好像晋朝窦傅,河内人,永和七年(西元351年)为高昌步卒,被吕护所俘,和同伴七人,共禁狱中,不久将杀。有道山和尚,和窦傅相识,故来狱探视,傅求和尚救他出狱。和尚说:你只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必有感应,傅遂专诚默念三天三夜,忽然枷锁自落,但不忍一人离去,故求菩萨加被,并劝同伴都诚心念圣号,果然不久同伴刑具亦自解除,遂同逃回乡里。乡人见状,亦皆感动,故一乡之人,都笃信和供奉观音菩萨。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八者,反闻入流功夫更深,既已解脱声尘,尘灭则外无敌对,根圆就能咸归一心,故能遍生慈心,乃至恶人凶贼,亦能受感化而起慈心。所以能加被称我名号的众生,设使经过危险之道路,盗贼亦不敢拦路打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这里讲贪嗔痴三毒,因毒能伤害法身慧命,堕落三途:多贪众生堕地狱;多嗔众生堕饿鬼;多痴众生堕畜生,甚可怖畏。

  第九种无畏是离贪欲。诸贪之中,贪欲为首故先讲贪欲。因反闻熏习功夫更纯熟,远离尘缚,诸尘之结既解,色尘亦不能为害,故能令一切多淫众生,但能一心称念我名,即能远离贪欲,远离贪毒就不会随地狱。

  人人以为美色可爱,可是美色能劫尽你的家珍。见色动心,还要堕落爱欲深坑,岂不可怕。所以这个男女淫欲问题,最难解决,如果能看破放下,那就得解脱。法华经普门品上说:若多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刚才午饭时,我曾对你们说:用功用到恰当的时候,就食不知食,穿不知穿,何况身外之物,还不能放下。要来学佛法,就要重新做人,把以前的事,都忘记一干二净,那才能得到法水滋润,才能得到真正智慧,才能希望成佛。如果又要学佛法,又放不下世间的财、色、名、食、睡,那就无法得到成就。因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的。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第十种无畏是离嗔毒:纯一闻音妙性,没有可对声尘,这就是动静二境,了然不生。根尘双亡,唯一圆融。无能对之根,与所对之尘。凡是有嗔恨,都是生于有对待,有违逆,现在既证圆融无碍,无对无待,故能加被有嗔恨忿怒之众生,但能一心念我名号,便能令他们远离一切嗔毒。法华经上说:若人多嗔,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能离嗔。关键在于常念,不是一天念,一天不念。还要恭敬,还要有信心,就一定会感应,一定得菩萨加被。

  世间上的东西,会用便能帮助你获得成功。不会用,就能破坏你,令你堕落。好像有钱一样,有钱时能用钱做功德,做善事,施棺济贫,是积善造福。如果有钱而去嫖赌、吸毒、恃势淩人,那就是造业了。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第十一种无畏是离痴毒,六根六尘既双亡,恢复自性光明。身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身心。身心和法界打成一片,合而为一,无内无外,无大无小。好像琉璃一样,内外明彻,无所障碍。故能加被生性昏迷暗钝,障蔽正知正见的众生,及一切阿颠迦(译作无善心,拨无因果、邪知邪见之众生),但能不心念我名号,但能令他们得到真正智慧,永远离开愚痴迷暗。

  法华经上说:人若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我在苏州灵岩山,见到一位和尚,名叫大休,他真是大休,因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棺,外边写了一副对联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修自了自安排。

  他把石棺做好后,就坐在里面,把门关上,便圆寂了。这真是不可思议。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第十二者,销融四大之幻形,恢复本有之闻性,真心在不动道场即本有寂灭场地,而能涉入三世间,即有情无情及正觉世间。随类现身,而不坏世界之相。还可以到十方,供养承事微尘数那样多的如来。在每位如来身边,做他们的法王子,故能加被法界无子众生,但能一心称念我之名号,但能诞生有德有慧之男孩子。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第十三者,六根既圆通无碍,互相为用,故能灵明朗照,包含十方世界。成立大圆镜智,空如来藏,能够接受十方无量数如来的秘密法门,不会忘失。所以能加被法界无女众生,但能一心念我名号,便能诞生具有福德、柔顺端正、人见人爱之女孩子。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第十四者,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计有百亿个太阳和月亮,而现在住在世间的法王子,亦有六十二个恒河沙数这样多。他们都在修学佛法,自利利他,来教化众生,作众生的模范。他们开示众生,随顺众生,所用的善巧方便,智慧方法,则有种种的不同。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由我得到耳根圆通的本根,所以得到发挥闻性的自在妙用,然后我的身心,竟能微妙合容周遍整个法界的众生,故能令持念我名号的众生,和持念六十个恒河沙数诸法王子名号的众生,二者所得的福德,正是相等,没有差别。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世尊,单持我一名号,与其持众多名号,所得福德,并无分别。这都是由我修习耳根三昧,而证得真正圆通,故能得此伟大妙用。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以上就是十四种施无畏力,福德周备来普施十方众生。故十方世界众生,皆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菩萨。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我既得到真实圆通,再历位进修,终于证到无上佛道,故又能得到任运自在,不假作意,不可思议之神妙德相。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

  第一种无作妙德:我修反闻功夫,初从入流照性,以反闻自性之始觉妙理,来照自性之本觉妙智,理智双妙,合而为一,故得妙妙闻心。这时,这颗微妙心精,脱离能闻之根与所闻之境,即闻所闻尽,就能六根互用。见、闻甚至鼻嗅、舌尝、身觉、意知,都不再分隔。六种知性,混成一个圆融清净的宝觉。故此我能一身而现多种的容貌,又能说无边的秘密神咒。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有时现出一头三头、五头七头、九头十一头,像这样至到一百零八头,千头万头,甚至八万四千坚固不坏的烁迦罗头。(烁迦罗译作坚固。)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有时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廿四,乃至一百零八,千臂万臂,甚至出现八万四千各结手印的臂。(母陀罗译作印。)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现二眼或三眼、四眼九眼,如是乃至一百零八眼、千眼万眼,甚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眼。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或者示现慈悲眼,或者怒目威猛眼,或者结印安静定眼,或者晶莹光明慧眼,示现这种种妙眼,无非为拯救众生,使其离苦得乐,保护众生,使其得到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第二种无作妙德:由我从闻思修,得到正定,一根返源,六根亦同时得到解脱,脱离六根六尘。犹如声音一样,能透过墙壁,不为墙壁所阻,所以我有无作妙德,能变现种种形貌,能诵持种种神咒,能把所有无畏的威力,施给一切众生。因此十方微尘数国土,所有众生都叫我为施无畏的大菩萨。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第三种无作妙德:由我专心修习本来微妙圆通,清净无染的闻性,故此所去游化的世界,都能使得所有众生,破除他们的悭贪心,乐意施舍珍宝,有的甚至舍弃身命来求我的哀悯。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

  第四种无作妙德:我深得诸佛的因地心,如来藏真心,亦已证到究竟坚固的正定,故能将种种的珍宝,来作供养,上供十方诸佛,下及法界六道一切众生。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所有六道一切众生,有所要求的事情,我都能令他们遂心满意。求妻的,得好妻;求子的,得好子。众生的欲望,都想得到好妻子、好儿女。等到有了妻子儿女,又觉得人生无意思,还是修道好。故想得到三昧定力,或求延年益寿,甚至想求成佛得大涅槃,只要他们一心称念我的名号,我都会随其心愿,满其所求。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现在佛问圆通法门,哪个第一,照我所证,我是由于耳根法门,反闻照性,照到一念不生,一心本源,便得楞严大定。故能随缘应化,运用自在的妙用。这都是由我的反闻功夫,逆生死流,入涅槃流,回光内注,直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遂证这个坚固大定,得成无上觉道。故我认为耳根法门,最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世尊,古佛观世音如来,看见我很快得到圆通,故赞叹我为善得圆通法门,并在大会中为我授记,号为观世音。

  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由我观照耳根,听闻之性,圆融无碍,遍满十方法界,故能令十方众生,一心念我名者,都能遂心满愿,自在成就。因此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够遍满十方世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

  当尔之时,世尊在师子宝座上,从他的五体,即佛的全身(头和二手二足),同时放出宝光,远灌十方世界微尘数的如来、法王子,以及诸大菩萨的顶上。

  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而十方世界,无量数的如来,亦从他们的五体,同时放出宝光,从微尘数的方向,来灌释迦佛头顶,并且灌到大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顶上。这表示圆通总相,圆通妙理,佛佛道同,互相灌注,互相交融。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这时候,只陀林内,所有大木小树,大池小沼,水流溪间,风吹行树,无不奏出梵呗法音,所有佛光,光光交织如宝丝网相似。宝光和妙音,融成一片,不杂不乱,无不表现出一真法界的不可思议境界。这时会中的群众,都叹为得未曾有,大家都得到究竟坚固金刚正定。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即时,又有无量数的百宝莲花,青色、黄色、赤色、白色,五色间杂,七彩纷陈,从天空中,如雨降下。一瞬间,十方的虚空,变成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琥珀七宝的颜色,珠光宝气,互相辉映。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此娑婆世界,娑婆译作堪忍,形容这个痛苦肮脏,堪以忍受的世界,众生不但能堪忍受,还认为快乐,真是颠倒!

  这个娑婆世界,所有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忽然都不见。只见十方微尘数的诸佛国土,合成一界。梵呗清净声音,自然演奏种种赞颂歌咏等微妙法音。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这时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说:你现在观察这二十五位已证无学位的大菩萨、大阿罗汉,每人各发表他们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门,认为是最圆通真实。其实他们所修的方法,并没有一个好、一个坏,或先进,或落后的分别。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我现在要使阿难,早日得到开悟。在这二十五个法门中,你认为哪个法门,对阿难最对机适合?同时,在我灭度后,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想要修菩萨乘,求证到无上佛道,你认为哪个法门,对他们最为方便,最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师利法王子,禀承佛的慈命,即从座起来,顶礼佛足,仰仗佛的威神加被力,按照经上意思,用偈句对佛说: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形容觉海广大如海,横无边际,竖无底蕴,不是一般水海,尚有边底,故能包涵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觉海本性是澄湛不动,圆含万有的。圆含万有,即寂而常照,不变随缘。澄湛不动,即照而常寂,随缘不变。元妙是本来自妙,不由造作。元明即本来自明,不假功用。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在本来妙明上是毫无一物,忽然生起了妄照,因妄照就生出妄所。所即尘相妄境。妄境既成立,真照之性就灭亡。遂将本有如来藏,转为无明藏识。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在觉海本性上是一法不立,没有能所。但依真起妄,晦昧为空,迷性空为顽空,就有了虚空,依虚空又妄立种种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妄想澄结成为国土,妄想知觉就成为有情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虚空是从大觉里生出来,好像大海中起了一个小沤泡。有漏即有情世界。有漏有三种:欲漏、有漏和无明漏。微尘国即器世界,都是从虚空中所生,不出虚空之外,沤泡一灭,虚空亦就没有,何况一切三有众生?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亦叫三界二十五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味。迟速不同伦。

  归元即修道成佛,回归自己本有家乡,只要灭除妄识境界,自可恢复如来藏性。这个道理只是一,没有二的。但返本还元的方法,则有多种方便法门。诸圣证入藏性,是没有不通的,好像顺修,对机为顺;逆修,不对机为逆。和廿五法门,都可通到,都是方便法门。可是初发心欲修证正定,就需要选择,因圆根和不圆根,对修证的迟速难易,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色是妄想所结成,晦昧成色尘,若用心精来观察,还不能明了透彻,因色尘没有本体,只是结暗所成。初发心者怎可依此不明彻之色尘,而能速获圆通呢?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虽可代表语言文字,但要加杂多句多字,才能明白;因一字一句是不能包涵一切意义的。初发心者怎可用此不通之音声,而能速获圆通呢?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是要和鼻根相合,才有知觉,如果离开就无所知,所以鼻根不是恒常有味,要和香尘合才知道,一离开就不知道。故初发心者,不能用此不恒之物,作为圆通法门。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体性亦不能自知有味,要和舌根相合才知道有味。而舌根,能觉之性,又不能永恒和所觉之物合而为一。故初发心者,亦不能选此不恒之味尘,作为圆通法门。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讲到触尘,虽然亦可证道,但要有所触才知道,没有能所两触,根本一无所知,故离合之性是没有一定。对初发心者,怎能速得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摩诃迦叶尊者修法而入灭尽定,法属意,意缘法,属于内尘,是外五尘落谢影子在意地中,故叫做内尘。既然凭外尘,必然有个所。外尘为能谢,内尘为所谢。有能所,有落谢先后,就不能互遍互涉。故初发心者,不能选为速获圆通之法门。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见根之性虽然洞然明彻,但明前不明后,见左不见右,四周只能见一半。故初发心者,怎可选此不圆之根,而能速获圆通?

\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中气息出入虽相通,但在出入息尽时,并没有交接之气息相连,必须稍停片刻,故属支分离异,不能互相涉入。对初发心者,亦不能选此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舌根一定要有味入,没有味入,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要有味,合到舌根上才生觉了之知。如果没有味尘,根本就全无所知,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不常之根,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身根和触尘相同,要有触才知,无触就无知,且身根和触尘,一属有知,一属无知,各有边涯,各有分量,不能于离开时而得冥知契合。故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不圆之根,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是知道,属于意根法尘,夹杂胡思乱想,最难调伏。要恢复湛然了知性,脱离妄想杂念心,是不能一时除尽的,故不能选作圆通。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根为生死根本,故佛处处要阿难尊者舍识根;而诸圣仍用识入道者,因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不同初发心,故要选择,才能速证圆通。

  舍利弗因眼识,即见识,而悟道,根尘相对而生灭,故曰杂三各合。但推究根本,不是从根、尘生,不从根尘和合而生,是没有体相,虚妄不实。自体既无定,怎可选作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因耳识而悟道。心闻即耳识,虽能洞彻十方,但要有菩萨大威神力,才能成就。如果是初发心的人,是不能依此识速获圆通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