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在线网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发布时间:2019-09-23 10:04:13作者:药师经在线网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儒家、佛教等的圣贤之人,治理天下,使之太平,度脱众生的大方便之门。圆满家庭教育的实践,是一般老百姓,克尽伦常,尽其职份,化育栽培圣贤之人应尽的职责。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最方便、最直接、最圆顿的修行妙法。这本书,行文虽然笨拙朴素,但是义理非常切重要害,似乎是专门为修行净土的人说的,实际上蕴含了提倡因果报应的理论及实行家庭教育的道理。希望得到这本书的人,常常给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邻居、乡亲等,把这些道理讲解给他们听,开导他们。以便使这些人共同遵守人伦纲常,克尽自己的本分,约束自己的欲望,遵纪守法,符合礼制,一切邪恶的事情都不去做,实践一切善良的行为,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他们有生之年就会成为圣贤人,将来逝世后还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多么庆幸的事情啊。希望读诵这本书的人,能恭敬相信接受,不要轻慢冒犯书内所讲的道理。并且将这本书辗转流通,推介给有缘人,不要使之闲弃废置。这样我们即将看到贤德之人越来越多,世间的劫难顿时消除,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了。这是障深慧浅的我所焚香祈祷祝愿的。

[封一题词]

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fù)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家庭教育之道。祈得是书者,常与父母兄弟妻子、乡党亲戚朋友,讲说而开导之。俾(bǐ)彼诸人,同皆敦伦尽分,克己复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必至生入圣贤之域,没归极乐之邦,何幸如之。愿读诵者,恭敬信受,勿致亵(xiè)渎(dú)。展转流通,毋或弃置。将见贤才蔚(wèi)起,劫运顿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此不慧所馨xīn香祷祝者。

【封二题词】

净土法门的真实义理非常深妙,唯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明白。因为它应一切众生根基,方便即是究竟,所以说上到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都能修持,都能成办道业。末法时期的众生善根浅薄,如果不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那还能依仗什么呢?如果能仰信世尊的教言,对阿弥陀佛生起深信,至诚发愿,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平时生活中,不做一切恶行,实践一切善行,遵守人伦纲常,克尽自己的本分,不起一切邪念,存心真诚,如果真能这样,那么一万个人中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关于净土法门的经论,经文义理非常清晰明了。关于净土法门的修持,可以随自己的机缘确立。这样既没有高深莫测的烦闷,也没有艰难困苦的烦恼。而且又不费钱财和气力,又不妨碍职业和生活。如果能够随分随力,常时忆念,就会神凝意净,业消智朗,自然身心安乐,诸缘顺适,这些快乐,又哪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呢?希望见到的、听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依教修持,每个人都怀利益自己并且利益他人的心,共同发成就自己同时也成就他人的愿望。希望大众恭敬受持,随缘倡导,展转流通这本书,让这本书遍满整个世界,使一切同修,共同沐浴佛陀的恩德,共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大为庆幸的事情。

[封二题词]

净土法门, 谛理甚深, 唯佛与佛, 乃能究尽。由其大小不二, 权实一如, 以故上自等觉菩萨, 下至逆恶凡夫, 皆须修持, 皆得成办也。末世众生, 善根浅薄, 匪仗佛力, 将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 生信发愿, 持佛名号, 求生西方。加以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果能如是, 万无有一不往生者。净土经论, 文义显明。净土修持, 随机自立。既无幽深莫测之闷, 亦无艰难困苦之烦。且又不费钱财气力, 不碍职业营生。若能随分随力, 常时忆念, 则神凝意净, 业消智朗, 自然身心安乐, 诸缘顺适, 其为乐也, 何能名焉。愿见闻者, 悉皆修持, 各怀自利利他之心, 共发己立立人之愿。恭敬受持, 随缘倡导, 展转流通, 令遍国界, 俾一切同伦, 同沐佛恩, 同生净土, 实为大幸。

嘉言录题词

净土法门,大到没有边际,如天穹普遍覆盖,似大地普遍承载。等觉菩萨想要成佛,尚且还要作为依赖。五逆十恶之人将要堕入地狱,至心十念,登入西方极乐世界。普被九法界众生的根机,全都精勤顶戴。畅达佛陀度生的心怀,唯有这个净土法门,再没有其他的了。我因为宿世业力,曾经作过一阐提,效法韩愈、欧阳修等人辟佛,愚痴到不能医治。幸而得病数年,时常深深思量,古今众多圣贤,难道都无所觉知?他们既然都尊奉佛法,我哪敢加以毁谤?虽然是圣人,也有他所不知道的,韩愈、欧阳修又怎么足以为师呢?因此皈依佛门,剃发出家。自认为宿业深重,宗门教下不是我所适宜的。唯有仗佛慈力,或许可以满我所期,专心修习净业,才得以预入莲池。

近十几年来,或者有人来请问,我的回答也是如此,不敢稍稍逾越本分。浙江海盐县的徐蔚如居士,因为《文钞》切要而浅近,在北京、上海再三加以排印。《文钞》的语言虽然朴质,人看了都还不生气,忘记行迹而探究利益,有许多生起正信的人。李圆净居士,宿根深厚,注释诸多经论,阐明如来心法。接着因为注释经论耗费精神,早衰、疾病每每来侵犯,于是舍广博而守简约,立志追逐东林莲社念佛人的美好行迹。又想要利益初学人,作为修持的规矩箴言,节录《文钞》中的言语,分门别类加以编辑。并且自己捐出净资,刻印布施诸位有缘人,希望使得一切人,努力仰慕效法圣贤。崇尚伦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仁、仆忠、夫和、妇顺),竭尽本分,各各完善自己的人性天命,众善都奉行,诸恶尽销除。信愿勤念佛,求登九品莲。临终佛来接引,有如月印川水。直下往生西方,永出生死轮回渊,见佛悟无生法忍,渐致福慧两足圆。因此请我写几句话,以期望广泛流传,乡间俗语进入高雅人之眼,徒然招来嘲笑和怜悯。羞愧脸红地贡献一点愚诚,祈望各自好好审察啊!如果你的修证没有超过等觉菩萨,暂且加入回向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员吧!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仲春(农历二月)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嘉言录题词

净土大法门,其大无有外,如天以普覆,似地以普载。等觉欲成佛,尚复作依赖,逆恶将堕狱,十念登莲界。普被九界机,咸皆勤顶戴,畅佛度生心,唯一了无再。我以宿业力,曾作一阐提,效法韩欧等,其愚莫能医。幸得病数年,时复深长思,古今众圣贤,岂皆无所知。彼既悉尊奉,我何敢毁訾(zǐ),虽圣有不知,韩欧焉足师。因兹皈依佛,剃发而披缁,自谅宿业深,宗教非所宜。唯有仗佛力,或可副所期,专心修净业,庶得预莲池。近十余年来,人或谬见问,所答亦以此,不敢稍越分。海盐徐蔚如,以其切而近,再三于京沪,为之付排印。语言虽朴质,人皆不见愠,遗迹而究益,多有生正信。圆净李居士,宿根深复深,注释诸经论,阐明如来心。继以费精神,衰病每相侵,舍博而守约,立志追东林。又欲利初机,作修持规箴(zhēn),节录文钞语,分类以编纴(rèn)。并自出净资,印施诸有缘,冀使一切人,勉力希圣贤。敦伦而尽分,各完己性天,众善悉奉行,诸恶尽销蠲(juān)。信愿勤念佛,求登九品莲,临终佛来接,有若月印川。直下往西方,永出生死渊,见佛悟无生,渐致福慧圆。因请为著语,以期广流传,俚言入雅目,徒招诮(qiào)且怜。赧(nǎn)颜贡愚诚,祈各自审焉,若未超等觉,且预回向员。

民国十六年丁卯仲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嘉言录重排序

净土法门的义理极其高深玄妙,但事修却非常简单容易。正因为这样,那些自认为天生聪明敏锐,知识见解高超奇特的人,总是把净土念佛法门看做是愚夫愚妇所作的事,而不肯修持。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究竟法门啊。他们认为愚夫愚妇能修,于是就藐视净土念佛往生的法门。为什么不阅读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些所修证境界与普贤菩萨齐等,与一切诸佛齐等的菩萨们,尚且以修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望尽快圆满佛果啊。那些藐视净土法门而不屑修行的人,他们对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又将做何看待呢?又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归宗一着,是尊重还是藐视呀?其实这也没什么,他们大概是没有详细地审核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的区别,以及自力和佛力大小难易所致。假使详加深辩这些,他们能不跟随华藏海众那些大菩萨们,一同念佛,同求往生吗?

我自从成童之年就读书,随即蒙受韩愈、欧阳修、程颐、朱熹辟佛学说的毒害。幸亏我没有韩愈、欧阳修、程颐、朱熹的才学,假使稍能与他们相同等,则必然导致耽误自己也耽误别人,当下之身就会陷入阿鼻地狱了啊。我十四、五岁后,生病困苦多年,于是开始遍思古今,详绎经书,才开始知道韩愈、欧阳修、程颐、朱熹所作这些辟佛之说,全是门庭知见,绝对没有涉及到核心学问所致。于是我21岁出家为僧,专门修行净土法门。发誓这一辈子做个自了汉,决不建立个人门庭,广收徒众,以使后代徒子徒孙败坏佛法,并拉我到阿鼻地狱中,和他们一起受苦。到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来北京迎请大藏经,命令我检阅料理。这件事完后,邀请我一同来到普陀山,化闻和尚知道我不喜欢做事,所以就安单在一闲寮中,随我自己的意愿修持,到现在已经35年了。在山上日子住久了,有委托我写一些文章之类的事,也绝不用;印光这个名字。就算自己有必须要署名的文章,也只是随便写两个字而已。所以20多年来,没有来客访问的事情,以及来信复信的事相扰乱。

1912年,高鹤年居士到普陀山化雨寺来访,临走携去我数篇文稿,刊登在《佛学丛报》上,不敢用;印光之名,因为我常自称;常惭愧僧,所以就署名;常惭。后来徐蔚如居士、周孟由居士错爱这些文章,打听作者三四年,也没有人知道是我写的。后来周孟由居士拜谒普陀山,于是祈求皈依我,临走拿去几篇废稿,寄给徐蔚如居士,然后在北京排印出来,书名为《印光法师文钞》。于是刺痛了很多高雅之士的眼目,更增添了我的惭愧心了,那一年是1918年。1919年他们又搜罗我若干篇文章,作为文钞的续编,和初编一同排版印刷。1920年有数位弟子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印光法师文钞》铅印本,分作两册,并且留了板样,1921春天正式出书。我又于扬州藏经院,将1920年所排的《文钞》制成木刻板,作四册。1922年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将《文钞》排作四册,当时诸多居士认捐排印者有二万部。而商务印书馆印出来用来出售的《文钞》,则不在二万部之内。1925年冬,又让中华书局排印《文钞》增广本,也是作为四册,比先前增加了一百多页,计划今年夏天出书。因为工人罢工等缘故,价格很贵,只印二千本。原计划打四付纸板,二付归中华书局,二付归于我。于是让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先印一万本,以后续印,随顺因缘。

李荣祥居士,法号圆净,多年以来专心佛学,将《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一个个著疏解释。我认为青年人学佛,应该先老实念佛,等他们业障消除、智慧明朗,业障尽了,福报来了的时候,再去注解佛经,自然可以阐明佛陀的意思,将佛经广播于宇宙中。当时,他对我的话很不以为然,后来由于用心过度,身形和精神日渐衰落,才开始相信我说的话不错。于是,又详细阅读《文钞》,非常欢喜,便摘录其中主要的义理,分门别类,编作一册,名《印光法师嘉言录》,打算用新闻纸先印一千册,用来应对着急阅读的人(因为原先曾连载刊登在居士林林刊上,所以有居士才屡次催促让排印出单行本。 )等我1925年5月到上海太平寺,才给予他和他妻子一同传授了三归依。8月份《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刷出来,不久就赠送完了。来信索请《印光法师嘉言录》的人者纷至沓来,于是让漕河泾监狱署排作书本。陈荻洲居士自愿任排工,并捐赠打四付纸板费,又认捐排印二千册,这时认捐排印将近二万册。

其所录之出处,某卷某页,一一备载,这样就能与《文钞》全文相对阅读。由于《印光法师嘉言录》在各种文章中截取其中的主要意思,汇编归纳为一类,所以有时候文义稍有雷同,而且没有立刻删除掉,就是希望阅读者能受到反复劝告勖勉之利益,希望能让其当下断除疑惑,生起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这本书所标出的卷数及页码,全部依《增广文钞》。因为《增广文钞》作永久流通之本,其余版本的《文钞》以后就不再印刷了。又因为《文钞》繁杂广博,初学佛的人或许难于选择易明白而适合根基的文章,打算让他先得到深入《文钞》的门径,从此,脚踏实地地进一步修行,自然达到自己修行的极致,免得望洋兴叹,或者有退道心的忧虑。于是摘录出《文钞》选读篇目,附于《印光法师嘉言录》目录之后,让不曾研究过佛法的人,能够方便而顺利地了解和修行净土法门。因为这些文章记叙了净土法门的大致,希望读者能够周知。

希望见到或者听闻到这部书的人,不要因为里面内容所说的都是些平常之语言而弃置它,去求高深玄妙的理论。尧舜等上古圣人教化众生的道路,也只不过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已;如来教化众生的道路,也就是戒、定、慧三学罢了。能在平常简易之事中真实行去,行到极处,那些高深玄妙的道理,岂能还从别处寻求?否则,那些高深玄妙之理,只能属于口头活计,生死到来,一点也用不着,希望阅读这本书的人都注意这一点。

一、赞净土超胜

1.净土法门这一教法,真是博大精深呀!禅宗法门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们都以为很奇特,但是如果跟净土法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比,还是逊色了一些。我们当下一念念佛,当下能念佛的心即是佛心,那些经历三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历五十三位次,圆满佛道的修行人,更应该尊仰净土法门的高超风格。净土法门普利众生各种根机,上智、下愚,中间普通人,都可以念佛得利益,律宗、禅宗、天台、华严等宗统统含摄,最终都归向净土。比如及时雨滋润万物,象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偏、圆、顿、渐一切大乘教法,无一不是从净土法门流现出来。大乘、小乘、权教、实教一切修行法门,都回归到净土法门。没有断除烦恼惑业的凡夫,就能加入到补处菩萨的行列。就在这一生圆成佛道。九界六凡、三圣一切众生,离开了净土法门,向上修行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离净土法门,往下不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华严经》中象大海一样多的菩萨众,都遵循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一乘大法《法华经》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都能证诸法实相。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开示说:如果想得到菩萨不退转,要成就佛道,阿弥陀佛念佛法门是最殊胜、最方便的行持。龙树菩萨著作《十住毗婆沙论》,其中一品叫做《易行品》就阐明说:净土法门是非常容易、非常快速成就佛道的捷径。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被称为「东土小释迦」,为释迦牟尼佛的后身。他撰写了一部著作叫《十疑论》,破除种种对于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疑惑与误解,专门引导众生归入净土法门。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宋朝人,净土宗第六祖,著有《四料简》,简介明快地阐明了;有禅有净土、;无禅有净土、有禅无净土 、;无禅无净土,这四种状况;说明禅和净的功效力用上的差别,而劝导众生应当专修净土法门,同时,他也是以身试教,终生念佛,求生净土。使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人及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不定种性、无性五种根性的人汇合起来,一同证得真如自性,成就佛道。引导上等圣人、下劣凡夫一切众生,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净土法门如此的广大殊胜、彻上彻下、毫无遗漏,所以除了佛法界之外的所有九界众生,都归向极乐净土法门,十方诸佛都共同赞叹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在众多的经典当中都会一致宣扬、阐明净土法门的教理教义,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众多的菩萨造种种论典共同宣扬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确实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所有教法当中,达到顶点的、极畅佛怀的法门,是一乘法、一佛乘之法,是最无上的圆满大教。如果我们不是累劫以来深蒙诸佛菩萨的教化,累积善根德本的话,那么就算经历万劫千生也很难遇到这个法门。既然这么难得难遇,而我们今天听闻这个净土法门的经典、教理了,就应当勤恳修习。【序】一

2.佛陀所说的言教、言教中的义理、依义理而起行持、行持后所证的圣果,这四者是佛法的大纲宗旨。忆佛念佛,实在是得道的捷径。在过去人们随修一个法门,而教、理、行、果四者都全体具备。现在的世人,如果舍弃净土法门,就不能得到果地上的证悟。实在是因为距离圣人的时代遥远了,人的根机陋劣不堪。如果不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难以解脱。而净土法门普遍收摄上、中、下三种根机,高高超出律、教、禅等宗派,实在是诸佛彻底的悲心,来显示众生本具的佛性。汇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定性声闻、缘觉、菩萨性、不定性、无种性这五种根性的众生,共同归于净土。导引上至圣人,下到凡夫,共同证入真常佛性。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法门,向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弃净土法门,向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都趣向净土。千经万论处处都指归极乐。自从《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后,尽十方世界海的诸大菩萨,没有一个不求生净土的。由本师释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演说《阿弥陀经》以来,凡是西天东土的一切佛学著述,最后都结归到极乐莲邦。【书一】一

3.古大德们曾经说过:;人身难得,佛法兴盛之地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这些人有幸得到人身,出生在佛法兴盛的地方,又听闻到佛法。而不幸的是:自己惭愧业障深重,没有力量断除见思惑,迅速出离三界,了脱生死罢了。然而又有幸听闻到,我佛如来彻底悲心所宣说的大悲权巧,特别方便,使令卑贱下劣的凡夫,带业往生净土的法门,实在是无比的庆幸啊!如果不是无量劫来,深植善根,怎能一听到如此不可思议的法门,顿时生起真实的信心,发愿求生呢?【书一】三

4.业障深重的我听说净土法门,是究竟畅佛本怀的法门。高超一切禅、教、律各宗,统摄一切禅、教、律等派。简略来说,一个字、一句话、一个偈颂、一本书,就可以将净土法门包括无余。广泛来说,即使三藏十二部的玄奥言辞,律、教、禅、密、净五宗诸位祖师的微妙大义,也诠释不尽。纵然是穷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国土中的一一微尘说、微尘中的一一刹佛说(空间)、炽然猛烈地说(力度)、没有间断地说(时间),也不能说尽啊!这实在是因为净土法门,本来不可思议的缘故啊!试看《华严经》是三藏之王。经文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法华经》深奥妙典,为群经之首。其《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听闻此经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果位与等觉菩萨相等。那么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是有理由来源的啊!《文殊师利发愿经》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普贤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四十一阶位的法身大士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来在《大集经》中授记:末法亿亿人修行,连一个人证得道果都很罕见,只有依念佛求生净土,得以度脱生死轮回。

\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直接表述说,念佛法门是易行道,能够速出生死。过去的圣贤,人人都趣向净土,哪里是没有理由的呢?这就是所谓,本师一代时教,都是念佛法门的注脚啊!(佛陀出兴于世间,唯说弥陀本愿海)。不但如此,凡是六根所对的一切境界,比如:山河大地的依报、明暗色空的现象,见闻觉知的功能,声、香、味六尘等,哪一法不是阐扬净土的文字呢?寒暑代谢的自然变化,老病相摧的身体衰弱,水旱兵疫的天灾人祸,魔侣邪见的冤家恶友,哪一件事不是提醒这个人赶快求往生的警策呢?再如何广泛地说怎么说的完呢?说到一个字统摄净土宗,就是所谓的;净字。清净到了极点,就会光通,不是到妙觉的佛果位,这一个;净字哪里容易承当呢?这一个字在《六即佛颂》,详细研读就可以知道了。至于说到一句:就是信愿行这一句。没有深信不足以启发切愿,没有切愿不足以引导行持,没有持佛名号的玄妙行持,不足以满足他的切愿,而证得他所深信的事相与道理。净土宗一切经论,都是将这个宗旨发扬光大。一偈:就是赞佛偈。举正报(;阿弥陀佛身金色等偈颂)来收摄依报庄严的果,赞化主(阿弥陀佛)来包括极乐世界的徒众。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将净土三经的大纲全部举出。所谓一书:就是《净土十要》。每个字都是末法时代的津梁,每句话都是净土宗的宝鉴。这是祖师们痛哭流涕,剖心沥血,称性发挥,随众生根机而来指示。虽用拯救溺水和被焚烧的人,也不能比喻出祖师救护众生悲痛恳切的心。舍弃这本《净土十要》,正信无从生起,邪见无法灭除。【书一】三

5.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自无始以来,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能通过泛泛悠悠地修持,便可以消除净尽啊?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对我们众生无力断除惑业非常痛心,所以特别开显出这一个专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带业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他们的宏大慈心及广大悲心,就算天地父母的养育恩德,也不能和两土教主慈悲心的恒河沙分之一相类比。我们只有怀着惭愧心,发忏悔心,信顺净土法门,老实念佛,自然会蒙佛慈悲摄受,业障消除而身心安泰了。【书一】十二

6.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说:;如果想学习佛法解门,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多的法门没有一个不应当学习。如果想学习修行,应选择其中契理契机的一个法门,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才能迅速证得真实的利益。否则经过长久劫到长久劫,还是很难出离轮回。所谓契理契机的法门,没有比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的净土法门更加超胜的。     【书一】十五

7.《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这三部经被称作《净土三经》,专谈西方极乐净土的缘起及事理因果。其余的诸大乘经,都是兼带间接解说净土法门。而《华严经》是如来最初成佛,在菩提树下为四十一阶位的法身大士们称性直谈的一乘妙法。最后,善财童子遍参知识,在所证与诸佛齐等之后,普贤菩萨为他讲说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和一切华藏海众菩萨,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迅速圆满佛果。而《观经》下品下生往生章中记载,五逆十恶,具诸多不善业的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假如有善知识教他念佛,他立即相信接受,称念佛名,还没有满十声,就见化佛授手,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集经》记载:;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连一人证道都十分罕见,只有依靠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一法,能迅速出离生死。所以说念佛一法,是上圣下凡一切众生共同修习的道路,不论愚昧或者智慧,一切根性的人通通能行持的法门。这个法门下手修行非常容易,而成就的功德道果很高,用力少而收到的效果迅速。因为净土法门专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修行净土法门的利益殊胜,超越一切常途教法的修道。曾经有人说:;依靠其他法门修行,好像蚂蚁要登上高山的顶,很难;念佛求往生,好像风帆在顺水中行驶,极易。这是多么好的形容比喻啊。【书一】五一

8.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释迦如来,悲悯可怜一切众生,迷失背离自己的本心,轮回于六道中,久经长劫都不能出离生死。于是兴起无缘大慈,运用同体大悲,乘愿示生在这个世间成就佛道,随顺众生的根机和适宜的法门,广说一切法门度脱众生。概况地列举佛法纲宗,共有五宗。五宗是什么呢?是律宗、教下、禅宗、密宗、净土宗。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被称为佛只因为具备这三法。佛之所以能度化众生,也只有用这三法。众生果然能够依从佛的律、教、禅来修持,就依众生的三业,转成诸佛的三业。三业既然扭转,则烦恼即转成菩提,生死即转成涅槃了。世尊又恐怕众生宿世的业障深重,或许不容易转,就用陀罗尼三密加持力,用来熏陶众生,好像蜾蠃虫祈祝螟蛉虫一样,天天念;类似我类似我,七日螟蛉虫果然变成蜾蠃了。世尊又担心众生根器或许更加陋劣,还是不能解脱,而且再一投胎受生,难免迷失前世所修。于是特别开示一种特殊法门,让众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使一切或者圣贤或者凡夫,一同在这一世往生西方。

圣贤者能迅速证得无上菩提,凡愚者也能永远出离生死的系缚。因为净土法门专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这个法门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必须知道律是教、禅、密、净的基础,如果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的真实利益是得不到的。比如建筑万丈高楼,假如地基不稳固,则楼还没盖成就倒塌了。净土是律、教、禅、密的归宿,就像百川万流最后都归入大海。因为净土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自始至终的法门。所以《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蒙普贤菩萨加被开示,已证得等觉果位,普贤于是令他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且以此来劝进华藏海众菩萨一同往生西方。

而在《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章记载:就算是五逆十恶的人,即将堕落到阿鼻地狱,承蒙善知识教他念佛,或念十声,或只有数声即刻命终,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看到这些,则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于净土法门之外。下至逆恶罪人也可进入于净土法门中。其功德利益超出一代时教之上。因为一代时教都是仗自力,得以出生死。净土法门,未断惑的众生专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就可带业往生。已断除惑业的圣人,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能够迅速成佛。净土法门是世尊一代时教中的特别法门,不可以用常途法门的教理和修行方法,和净土法门相提并论。所以《华严经》、《法华经》等诸大乘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全都开显阐述净土法门,赞叹劝导众生往生西方。【书二】五五

9.释迦如来、弥陀世尊,在往昔劫中发广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释迦如来示现生在秽土,以秽以苦折伏众生的骄慢,并发送遣返到西方。弥陀世尊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众生往生,而在净土造就成佛,你只知道愚夫愚妇也能念佛,以至于藐视净土。为何不看看《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加持下,证量与诸佛齐等之后,普贤菩萨于是教导他将发十大愿王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便圆满佛果,并且以此普劝华藏海众的菩萨,一同往生西方啊。华藏会上的菩萨海众们,没有一位是凡夫或者二乘人。全部是证得四十一个阶位的法身大士,同破无明,同证法性,悉能乘本愿轮,在没有佛应化的世界,现身作佛。并且在华藏海中有无量的净土世界。为什么还要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由此可知往生极乐,乃是出苦的玄妙法门,是成佛的捷径啊。所以自古至今,所有禅宗、教下、律门的丛林,没有不是朝暮课诵时,持佛名号,求生西方。【论】二

10.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由于迷失真心,追逐妄境,背离觉性,引合尘缘,全体的如来智慧德相转为烦恼恶业。由此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可怜众生迷惑暗昧,为众生宣说种种法门。令众生返转妄境,回归真心,背离尘缘、合乎觉性。使众生的烦恼恶业,全体恢复为如来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真境。比如水冻结成冰,融化冰成为水。众生与佛的本体没有差异,但是功用实在有着天地般的悬殊。但是众生根机有大小,迷昧有浅深。如来就随众生的根机及适宜的佛法,使他得真实利益。所说的法门有恒河沙那么多。在这些法门之中,求取其中至圆至顿,最妙最玄,下手容易而成功高超,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统摄诸法,上圣与下凡共修,大机与小根能同受利益,没有比净土法门更殊胜超绝的法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法门虽然顿、渐不同,权实各异。都必须刻苦修习。功夫高深后,方能断惑证真,出离生死,超凡入圣。就是说全仗自力,没有其他的倚托。假如惑业稍微没能断除干净,就会仍旧轮回。并且这些法门义理都非常深奥,不容易修习。假如不是宿世有灵根,当生确实很难证入。只有净土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都能修习。这是由于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娑婆苦恼众生的缘故,所以相比其他法门修行证果为容易。【论】八

11.众生的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众生虽然在迷昧中,不觉不知,起惑造业,备作众罪。但是他本具的佛性,并没有一点损失。就好像摩尼宝珠掉在厕所里。和屎尿一样污秽,没啥区别。愚痴的人不知道那是宝物,便与粪秽一样看待。有智慧的人知道这是无价妙宝,就不嫌它污秽,一定会从厕所中取出它,用种种方法洗涤它,使它清洁。然后将它悬放在高高的柱子上,它就会放大光明,随人的意愿所求,化现种种宝物。愚痴的人看到这些,才开始知道它的宝贵。大觉世尊看待一切众生就是这样。纵然是迷惑颠倒,五逆十恶,永堕三途恶道的人,佛也不会生起一念放弃他的心。一直等待机缘,或明或暗地加被他,给他说法,令他悟道。等到他了解了惑业是幻妄不实的,了悟真常的佛性,最后圆证无上菩提才放心。

对于罪大恶极之人,佛的慈悲尚且这样,那些罪业小的人,和持戒修善都具备、禅定力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因为只要在三界中,虽然有修身、摄心、伏诸烦惑的人。但是他情执的种子尚在,福报一尽,便降生下界。然后遇境逢缘,又会起惑造业,由业力招感苦果,轮回六道,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除非业尽情空,断惑证真,否则没有出离三界的希望。这里只有净土法门,只要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就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顿脱苦难的轮回。一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会进入佛的境界,和佛一样的受用。一切凡情圣见自然不会出生。才是千稳万当,万不漏一的特别法门。现在是末法时期,舍弃这个法门就没有其他法门可以令众生出离生死了。【序】四七

12.佛光是什么呢?它是指十法界一切凡、圣、生、佛,即心本具的智体。 这个智体灵明洞彻,湛寂常恒。不生不灭,无始无终。竖穷三际,而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因为它成虚妄。横遍十方,而十方因为它而消融。将它称为空,则无量功德圆满彰显。将它称为有,则一微尘都不得成立。功用含摄一切法,本体离一切相。在凡夫位上来说它不减少,在圣人位来说它不增加。则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不能窥探到它,具四辩才不能宣说它。然而复法法承受它的功力,处处源自它如同沟渠汇聚入江海。但是由于众生从未悟故。不但得不到它究竟的受用,反而禀承此智体不思议力,起烦惑造恶业,由业力招感苦果。致令生死轮回,没有停止的时候。用常住的真心,受生灭的虚幻果报。就好像一个喝醉酒的人看到房屋在旋转,其实房屋并没有旋转。迷昧的时候认为方位在移动,方位其实没有移动。这些全是我们的妄业显现出的虚妄幻境,这些幻境没有一点真实可言。所以我佛释迦世尊,来到这个世界示现成就佛道,彻底证得佛光时,感叹地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但是因为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假如离开妄想,那么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就会现前,得大受用。佛在《楞严经》中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盘山大师说:;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不存。心境俱亡,复是何物?沩山大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由此可知,佛陀及祖师的种种言教,无非为众生指示出本具心性,令众生返迷归悟,复本还元而已。然众生根机有浅深的差别,迷惑有厚薄的不同。假如不借助种种言教开导,用种种法门对治。那迷惑如乌云般障碍性空,哪里能让众生一一彻见心月呢?所以我佛如来最初成道,首先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乘性直谈界外大法,不谈权法及含摄小根基之人。使宿根成熟一类大根机众生,同证真常,诞登觉岸。又因为一些钝根众生,不能得到实益。于是就循循善诱,随众生的根机而演说种种法。或者演说五戒、十善,摄受人、天这二善道人,令他们种下进入佛道的胜因。或者演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摄受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令他们得证佛道之近缘。自阿含时开始,一气到般若时结束,无不是随顺众生根性,而宣说种种佛法。让他们渐渐地增进佛道,就近回家。而佛陀出世的本怀,一直隐秘而不说出来。

等到在法华会上,佛陀才拨开权宜之教,显露真实理体,移开事修痕迹,显明本体心性。人天及小乘等权教的各各法门,都汇归到一乘法。错误认为自己是客人,身世卑贱,其实真实的身份是大富长者的唯一的亲儿子。给三乘根性的所有人都授记成佛,大畅佛陀的出世本怀。这与最初宣讲的华严宗旨,相辅相成,遥相呼应。可以这样说,佛陀出世度众生这一大事因缘,全部表现出来,没有一点儿隐藏的了。又因为生逢末世的众生,根机愈加陋劣,能够断惑证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特别开示净土念佛往生一门,使上中下不同根机的人,不论是圣人还是凡夫,都能于当生同出娑婆,同生极乐,然后渐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道。世尊这样的大慈悲心,实在是无以复加了。【序】五十

\

13.佛法深广得好像大海。普通凡夫,谁能彻底探其源头究竟,一口吸尽大海水?即便是这样,如果能对佛法生真正的信心,自然也能随自己的能量,各自得到佛法的利益。比如修罗香象,以及一些蚊虻,在大海中饮水,虽然谁也不能全部将大海水全部饮尽,但是个个都能饱腹。如来出现世间,随顺众生根性,为他们宣说不同的法,令他们个个得到法的利益,也是这样。然而末世众生业障更加深厚,善根更加浅薄,心智更加狭劣,寿命更加短促。再加上真正的具眼善知识非常少,邪魔外道纵横世间。修行其他法门,想要在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确实是非常困难稀少的事情。只有净土这一个法门,专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不谈论个人断惑证真的程度,只凭借真信的真切。如果具备真信切愿,虽然是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的人,尚且可以仰仗十念的力量,直接承蒙佛慈悲愿力,接引往生。哎!如来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不遗漏一个有情,只有净土法门最为周遍挚诚啊。【序】六一

14.念佛法门,它的来由是非常久远的。因为我们的一念心性,好像虚空一样,永远不会改变。虽然本体永恒不变,但功能作用念念随缘而变。不随佛法界的缘,就会随九法界的缘。不随三乘的缘,就会随六道的缘。不随人天的缘,就会随三途的缘。因为所遇因缘的染净不同,致使众生受报的苦乐境界也截然不同。虽然自性本体没有一点改变,而呈现出的假相和功用早已有着天渊的差别。就好像虚空一样,太阳照耀它就会明朗,乌云密布它就会昏暗。虽然虚空的本体,不会因乌云或者阳光而增减,但是它显现出来的明朗或者昏暗的外相,当然不能同日而语。因为这种原因,如来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所以说:;假如众生的心,忆佛念佛,现在或者将来,必定能够见到佛,离佛不会遥远。又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进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说你们心想佛时,这个心就会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陀的相貌。真如心本来可以成佛,真如心本来是佛。诸佛无上智慧,也是从心想生。心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了。

了解明达这种道理而仍不念佛的人是没有的。念佛法门,是以阿弥陀如来的万德洪名为缘。也就是这一句万德洪名,就是如来果地所证的无上觉道。由于这是以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作为众生的因地心,所以说众生因地念佛的心,每一念都成就佛觉果海,而未来成佛的果报源自当下念佛的因中,因果同时交互作用,不隔毫厘。比如沾染上香气的人,身体也会有香气一样。也好像蜾蠃虫祷祝螟蛉虫;像我、像我一样,久而久之,螟蛉虫卵真的能变成蜾蠃虫。净土念佛法门,能使众生当生作佛,转凡成圣,这样的功能作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因为一切法门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断除惑业证到真如自性,才能了生脱死。而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者都有。所以已经断除惑业的圣人,能迅速证得法身。而具足惑业的众生,可以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修行方法非常简单,就算是愚夫愚妇也能得到念佛法门的修行利益。而净土法门的义理又是极其玄妙,就算是等觉菩萨也不能高超出它范围。所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应该修持净土法门,也没有一个人不能修持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下手容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迅速。实在是如来一代时教中的特别法门,所以不可以用通途法门的教理来议论判断净土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福慧浅薄,障业深厚。如果不修净土法门,想依仗自己的力量断除惑业,证入真常,来了生脱死,真是太难太难了。【序】七五

15.自从东汉佛教流传到中国,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创兴莲社开始,一倡百和,天下修行者无不跟随芳踪。在其中功德显著的人,北魏则有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个高深莫测的人。有一次因为有事情,去南朝会见梁武帝,事情办完后又回到北魏,受其德化,梁武帝时常面向北方作礼说:;昙鸾大师,真是肉身菩萨啊。隋朝则有智者大师。唐朝则有道绰大师,依从昙鸾大师的教理,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二百多遍。道绰的法脉中出现了善导大师,等到承远大师、法照大师、少康大师、大行大师的时候,净土念佛的风气已经普遍传播到九州内外了。从此,各宗各派的善知识,无不是自己秘密修行净土,劝人念佛往生,以求利益自己也利益别人。即便是禅宗,若论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且没有着落的地方,何况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就真谛上讲一泯一切都泯,所谓真如的实际理地,不蒙受一尘沾染,开显性体。如果确切谈论修持,则一法不废,如不劳动就不吃饭,何况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就俗谛的事修上讲一立一切都立,所以说佛事门中不舍弃任何一法,因为法法都开显自性本具。

如果打算必须摒弃俗谛而言说真谛,就不是真谛啊。假如摒弃四大五蕴去寻觅心性,身体既然已经不存在了,心又将安寄在哪里?如果通过俗谛来开显明了真谛,才是真实的真谛啊。比如心性在眼根则能视物,心性在耳根则能听声,就是通过四大五蕴之身而显示心性的大用啊。这一点是以上各位祖师菩萨,密修净土法门的主导思想啊。但是没有广泛地表述出来,所以如果不是深深体会祖师的心法,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妙理。在百丈禅师所确立的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的仪规上,都是念佛回向西方净土。又说:;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真歇清了禅师认为,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根器的众生。又说:;洞下宗所有宗徒,都应该密修净业。因为修持净土见佛,比修行禅宗更加简易。又说:;是佛是祖,学教修禅,都应该修行净土法门,无量法门的源头是相同的。这样可以看到净土修学的大概意思了。等到唐朝末年永明延寿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才明显的垂示法言,著述弘扬净土宗。又怕学人修行路头不清,对其中的利害关系混乱不清。于是就极力说出《四料简偈》,真可谓提炼出了大藏经的根本要义,用来作为歧路众生的修学导师。《四料简偈》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使学者在这八十个字当中,顿悟出离生死、得证涅槃的要道。他的救世婆心真可谓千古未有。永明大师以后的诸位祖师,都明显地宣说净土法门,修持净土法门,广泛地赞叹净土法门。比如长芦宗赜禅师、天衣义怀禅师、圆照宗本禅师、大通善本禅师、中峰明本禅师、天如维则禅师、楚石梵琦禅师、空谷景隆禅师等,诸位大祖师虽然弘扬禅宗,但是特别赞叹净土超胜。到了莲池大师,参笑岩德宝禅师大悟之后,就放弃禅宗直接取法净土。因为净业假如能够成就,禅宗的利益自然得到。好像已经用大海水沐浴的人,必然已经用到百川之水;身体已经在长安含元殿中,就不需要再问长安在什么地方啊?从此以后蕅益大师、截流大师、省庵大师、梦东大师等,诸大祖师无一不是这样。因为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弘扬佛法应该适应不同时期众生的根器,观机逗教。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众生就不能得度了啊。从此以后,佛法渐渐衰微。加上清朝广西太平军及云南回匪作乱,法轮几乎停转。这时候虽然也有善知识,但是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无力顾及到弘扬净土法门的事情,于是置之不问净土。偶尔有谈及净土的人,能听闻并依教修行的人也没多少。幸亏期间有一两个发大菩提心的出家在家佛子,将净土经论刻板印刷,流通世间,致使佛祖言教不至于泯灭,使后来的有缘人能得以阅读闻法,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书一】一

16.等到佛法自东汉传到中国,东晋时期远公大师就以净土为宗。起初打算与同学慧永法师一同到广东罗浮山去,因为道安法师的挽留,远公大师没有按计划成行,慧永法师于是只得独自先去,到了江西浔阳这个地方,浔阳刺史陶范景仰慧永法师道风,于是创建西林寺请慧永法师居住,这一年是公元377年。到公元384年,远公大师才来到江西庐山。一开始也居住在西林寺,因为学习的僧侣日渐众多,西林寺狭小不能容纳,于是江州刺史桓伊为远公大师在庐山之东创建了一座寺院,名为东林寺。到了公元390年7月28日,远公大师于是和僧俗二众共123人,结成莲社,共同念佛求生西方。并且令刘遗民居士将此事写成文章刻在石碑上,以此证明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慧永法师也参与到莲社中。慧永法师在西林寺居住,在庐山峰顶另外修建了一处茅室,常常前往那里禅修。去过这间房子的人总能闻到异香,因此号称:;香谷,慧永法师的道行高深由此可见一斑了。当时远公大师初结莲社念佛时有123人,全部属于当时的法门龙象、儒宗山斗,由于远公大师的道风远近闻名,所以纷纷来东林寺念佛。直到远公最后在世的三十多年内,参加莲社而精修净业,最后蒙阿弥陀佛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多得难以计数。从那以后像昙鸾大师、智者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清凉大师、永明大师等,无不是自己修行净土法门,并以净土法门度化他人。昙鸾大师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

智者大师作《十疑论》极力陈述得失;善导大师著《观经四帖疏》深明谛观。道绰大师讲解净土三经将近二百多遍。善导大师为净土三经注疏立说,力劝众生专修净土。清凉大师注疏《普贤菩萨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大师宣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从前各各宗派的高人无不是归心净土。只有禅宗诸大师专门从事秘密修行,很少明确阐扬净土宗旨。自从永明大师倡导之后,全部都公开地开示净土法门,悲切地劝导众生修持。所以死心新禅师在《劝修净土文》中说:;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又说:;参禅人正好念佛,假如根机或钝,恐怕今生不能大悟,尚且可以承托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说:;您若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假如不能往生到西方净土去,老僧我当堕拔舌地狱。真歇了禅师在《净土说》中说:;洞下宗的说有门徒,都应该专注于秘修净土法门,为什么呢?因为念佛法门是修行的捷径,完全依照大藏经的宗旨,接引上上根器的众生,同时也能接引中下根器的众生往生西方。真歇了禅师又说:;禅宗大修行人已经悟到不空不有之法,仍然矢志不渝地勤修净业,这不就看出来净土见佛,比禅宗见佛容易吗?又说:;是佛是祖,学教参禅,都应该修持净业,不同法门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能够入得净土门,无量法门都能证入。宋朝长芦宗赜禅师,启建莲华胜会道场,普劝僧俗大众念佛往生,感得普贤菩萨和普慧菩萨,梦中求宗赜禅师允许他们参加念佛,于是就以二位大菩萨为发起人,召开莲花胜会。这足以看出净土法门,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一切圣贤都暗暗赞叹啊。在宋太宗、宋真宗的时代,省常法师住持浙江的昭庆寺,非常仰慕庐山远公大师的道风,于是启建净行社,修习净业。而当朝宰相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等各级官员,自称弟子而入净行社的人有120余人,僧人有数千人,而有文化没文化的普通人更是多得无法计数。

以后又有文彦博这个人,他出任经过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皇朝,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官职做到了;太师(宋朝官名,三公中最高的官),受封为;潞国公。文彦博一向归依信奉佛法,晚年时更加努力地修行向道,专念阿弥陀佛,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间,不曾有稍微的懈怠。他与净严法师在河南开封召开十万人求生净土法会,那时候士大夫多服从他的法化。有颂扬他的人说:;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文彦博九十二岁寿终,念佛而逝。元朝明朝的时代,则有中峰明本禅师、天如唯则禅师、楚石梵琦禅师、妙叶大师,或者以诗歌的形式,或者以论辩的形式,无不极力阐扬契理契机、彻上彻下的净土法门。而莲池大师、幽溪大师、蕅益大师尤其挚诚恳切。清朝则有梵天寺省庵大师、红螺寺彻悟大师,也是全力弘扬净土法门。其中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彻悟大师《示众法语》都可以继承往圣,开导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佛人果能依他们的言教修行,有谁不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的弟子,作莲池海会菩萨的良朋啊!【书二】五六

17.等到众生得度的因缘尽了,如来世尊进入涅槃,而他大慈大悲利益众生的心,始终没有穷尽。于是他的诸位大弟子,把舍利分布在阎浮提,并且结集经律论三藏经典,使他们能遍法界流通。希望众生都能蒙受佛法的滋润。等到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法传到中国。但由于当时社会风气不开明,所以只能在中国北方流通。孙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康僧会尊者特地来到当时吴国都城建业,(今天南京),开示佛法,度化众生。蒙如来舍利降临,致使吴主孙权对佛教极生信仰。于是修寺建塔,以帮助佛法弘扬,化度众生,这是佛法恩泽普被中国南方的开始。到了晋朝的时候,佛法传播开始遍布高丽国(朝鲜半岛)、日本国、缅甸国、安南国(越南)、西藏、蒙古诸国。从此以后,佛教蒸蒸日上。至唐朝时期各宗都完备了,可谓盛极一时。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弘扬教下一法,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弘扬禅宗一法。南山宗则严净毗尼,弘扬律宗,莲土宗则专修净土,弘扬净土宗,就如同各部委的分支机构一样各司其职,犹如六根之互相为用。

因为教下为佛语,禅宗为佛心,戒律为佛行。心、语、行虽然分作三部分,但非常难分离开来,致使大约根据各宗主要职责,权且安立一假名。只有净土一法,开始的时候则是为凡夫众生入道的方便之法,实际上则是各宗派究竟的归宿。因此将要堕入阿鼻地狱的众生,也能得证西方末品,了生脱死。所证与诸佛相同的众生,尚且期望往生,以求尽快圆满佛道。如来世尊在世之时,一切根器的众生都能得到化育,各方修行派别都归顺佛陀教法。佛陀灭度之后,弘扬佛法的诸大菩萨各自弘扬一法。希望众生能一门深入,一法通,法法通啊。比如忉利天的帝网上的数千枚宝珠一样,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能遍入千珠中,千珠都能含摄一珠。相间而不杂乱,相离而不分舍。不善于领会法义的人说一切法门,法法各自区别。领会法义的人则说一切法门,法法圆通。好像城池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一样,从最近的门中就可以入城。进城的门虽然不一样,但进城以后是没有区别的。如果知道这个意思,不但诸佛诸祖所说的甚深谛理,为了回归真如,抵达本性、明心见性的妙法。

就是世间所有一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一一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门,又复一一都是真是本、是心是性啊。所以说《楞严》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由此可知,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也没有一人不是佛啊。无奈众生虽然宝珠在衣服里,却一点儿也不觉不知。怀揣着宝珠去沿街乞讨,冤枉受穷。用自己本具的如来心性,枉作众生六道轮回的业。用本来是解脱之法,枉受轮回的极苦。怎么能不可怜啊!因为这个缘故,诸位弘法的大菩萨们不辞艰辛,用种种方便的法门,为众生开示佛法,导归觉路。让众生真正明了十法界因果事理,彻底觉悟即心自性,最终究竟圆证啊。由唐到宋到元到明到清,足足一千年,佛教教法言传身教,代代相传。虽然不如唐朝时期兴盛,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一脉相承。自从清朝咸丰帝、同治帝以来,兵火联绵,连年灾荒不断,佛教有修有证的高人日渐稀少,庸俗之人日渐增多。国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倡佛教,僧侣也没有力量振兴佛教。于是在家白衣中所谓的;高人,因为从未深刻研究佛教的缘故,错误地继承了韩愈、欧阳修那老一套辟佛学说,于是致使佛教一败涂地。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学术界风气大为开化,其中天资高的智人于是翻阅佛经,才开始知道大道的本源在这里,于是都息心研究佛经了。【杂著】二九

二、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18.所说的净土三资粮之 ;信,必须相信娑婆世界确实是苦,极乐世界实在是乐。娑婆世界的苦无量无边。总的来说不超出八种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无论是贵极一时的人,卑贱到乞丐的人都有这八种苦。前面七种是过去世所招感的果报,好好思惟自然知道,不须要详说,说的话太费笔墨。第八种五阴炽盛苦,是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行为举动,这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所感的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就是接触外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由这些幻妄身心等法,在六尘境起惑造业,如大火炽然燃烧,不能止息,所以名为炽盛。又者,阴是盖覆的意思,发音和意思与;荫字相同。由这五法盖覆真如自性,不能显现。如浓厚的云层遮蔽太阳,虽然太阳的光辉一点没有减损。而由于浓云遮蔽的缘故,不能蒙受太阳的照耀。凡夫没有断除惑业,被这五阴障蔽,觉性之天,智慧之光不能显现,也是如此。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修道人禅定功力深,对六尘境界一点不执着,不起憎爱之心。

从此加功用行,进一步证无生四果。那么惑业净除究尽,斩断生死根本了。然而这个工夫很不容易。末法之中的修道人得到实在困难。所以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就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苦。纯是童男之相,寿命等虚空,身体没有灾祸衰变。老病死等等,这些名字尚且没有听说,何况真实受苦。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演畅佛法之音。随自己的根性,由于听闻而证果。亲人尚且了不可得,哪里有怨家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那么翻转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为七乐。至于身体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开当处,就能在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间的语言都契合实相妙理。没有五阴炽盛之苦,享受身心寂灭之乐。所以《阿弥陀经》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世界的苦,苦不可言。极乐世界的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名为真信。千万不可以凡夫外道的知见,妄生猜想度量,认为净土种种不思议的胜妙庄严,都属于幻想寄托的话。是譬喻心法,不是真实有那个境界。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就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这个祸害很大,不可以不知道。【书一】二四

19.既然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应该发起迫切真实的誓愿,愿离娑婆世界的苦,愿得极乐世界的乐。这个誓愿的迫切,应当如同堕在厕坑中的人急切寻求出离,又如同囚系在牢狱的犯人痛切地思念家乡。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够出离,必定要求大势力的人提拔我们出去。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对逆顺二境,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秽污本有的妙觉明心,这是深不见底的厕坑。既然造作恶业,必定要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这是个永不赦免的牢狱。阿弥陀佛在往劫当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大愿说:;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若志心称名,发誓求出离娑婆的人,没有一个不蒙垂慈摄受的。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救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中的人,直接当下出离其中,全部安置在极乐本有家乡,令他们进入佛的境界,同佛一样受用。【书一】二五

20.阿弥陀佛为我发四十八大愿,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希望成就佛道。我违背弥陀的大行大愿,所以长劫沦落在六道之中,永远做众生。深入了知弥陀为我真心中的佛,我乃弥陀真心中的众生。真心既是一,而凡夫和圣人有天殊的差别,由于我一向迷背真心所致啊。能有这样的信心,可以成为;真信。从这种信心基础上,发决定往生的誓愿,行决定念佛的行持。才可以深入净宗法界,一生成就道业,一超越直悟入如来的境界,好像母子相会,永远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书一】六五

21.对于念佛这件事情,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了了生死。既然为了了生死,就会对生死的痛苦,自然生起厌离心。对西方的快乐自然能生起欣求心。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真信切愿二法,当下一念全部具足。再加上志诚恳切,好像儿子思念母亲一样念佛。那么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满彰显。好像明亮温暖的太阳当空而照,就算有浓霜层冰不久也能化解。【书二】四十

22.请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恳切念佛能这样吗?没有信愿的心能这样吗?【书一】六八

23.所有众生听闻到净土法门。应当深信娑婆世界极苦,西方净土极乐。应当深信我们多生以来业障深重,如果不凭借佛力,决定难以出离生死。应当深信只要求生西方,决定现生就能往生。决定深信念佛一定会弥陀蒙慈悲摄受。由于有这个坚定的信心,愿离娑婆,好像囚犯非常想出牢狱一样,绝对没有留恋之心。愿生西方,好像客居他乡的人思念回归故乡一样,绝对没有漂泊的念头。从此以后根据你自己的身份及能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穿衣吃饭,必须让佛号不离心,心不离佛号。【论】八

24.《阿弥陀经》说:;从这里往西方经过十万亿个佛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极乐世界。那个国土有一尊佛,他的名字叫阿弥陀佛,现在正在演说佛法。又说:;那个国土为什么叫极乐世界呢?因为那个国土的众生没有任何痛苦,只是享受一切的快乐,所以名叫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痛苦,只是享受快乐,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成就的。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则是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没有一点儿快乐,所以叫娑婆世界。古印度语娑婆,汉语叫做堪忍。说居住在这里的众生,还可以能够忍受如此痛苦的缘故。然而娑婆世界并不是没有一点快乐,但所有乐事大多数都是痛苦。众生迷惑颠倒,反而以为快乐。比如嗜酒、色情、打猎、赌博等等,哪里是快乐呢?一些愚痴的人缠绵不舍,沉浸其中而不知疲倦,实在是太可怜了。即便有所谓的真乐,也很难长久。如父母双全,兄弟健在,这种事哪里能够永远这样呢?所以快乐的境界一旦过去,悲伤的心马上会生起来。所以说这个世界没有一点快乐,并不是过分的论断啊。

这个世界上的痛苦,说都说不完,只得用三苦、八苦,包揽一切的痛苦。三苦指的是什么呢?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就是指我们五阴假合的身心,它的实质是逼迫性的,所以成为苦。再加上永远承受着出生、衰老、疾病、死亡等痛苦,所以成为苦苦。坏苦指世间任何一件事情,哪能永久存在呢?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食。宇宙运行规律尚且这样,何况人事呢?快乐的境界刚出现,痛苦的境界就马上降临。当乐境坏灭的时候,它的痛苦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称快乐是坏苦。行苦虽然不苦不乐,好像很适宜。然而它是迁流性,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哪里能永远常住不变呢?所以称之为行苦。列举出这三种苦遍摄一切痛苦。八苦的含义,一些书中都有详细的解释。假如深知这个世界的痛苦,则厌离娑婆的心愿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假使深知西方净土的快乐,则欣求极乐的念头,必然会勃然而起。由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来培育道业的根基。再加上用至诚恳切的心,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出离这个娑婆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做弥陀的真子,做莲池海会诸大菩萨的好朋友了。【序】四十

25.细心观察这个娑婆世界,它比厕所茅坑更加污浊恶劣。深信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们众生本来的家乡。不求此世来生享受人王、天王等福报和快乐。只希望今生业报终了,寿命尽了,承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早晚都如此存心,念念如此。念到极处,功夫纯熟,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必定会满足你的愿望。等往生西方净土后,顿悟无生法忍。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世间的功名富贵,何止是阳焰空花,简直就是监狱毒海啊。【杂著】四一

乙、劝祛疑生信

26.净土法门假如信得及,是再好不过的事。假如自己的智慧不能理解,就应当仰信诸佛诸祖真实的言教,万万不能起一念疑心,疑惑就会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背离,临命终时一定非常难于感通啊。古人说净土法门,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明了。登地菩萨也不能少分地知道法门的玄妙。登地的大菩萨们尚且不能全部知道。哪能以我们博地凡夫的身份,胡乱冒昧地判断呢?【书一】十三

27.果真了生死的心能够很痛切,深信净土法门,不生一丝疑惑之心。那么虽然没有出离娑婆世界,已经不是娑婆世界久居的客人。还没往生到极乐世界,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见到那些已经往生的菩萨们就想赶上他们,面对这么好的法门利益岂能退让。哪里肯迟延拖拉,懒惰大意,以致使自己一错而成永错啊?有血性汉子,绝对不肯活着作行尸走肉,死后与草木一同腐朽。大家要多努力多努力啊!【书一】十五

28.其余的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独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来说: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这个净土法门之外。下劣来说:五逆十恶,地狱种性,也可以参预进入净土中。假使如来不开设这个法门,那么末世的众生想要这一生了生脱死,就绝对没有希望了。然而这个法门如此广大,它的修法又极为简便容易。因此,不是宿世有净土善根的人,很难真信无疑。不但凡夫不相信,二乘人还有很多怀疑的。不但二乘人不相信,权位菩萨也有怀疑的。唯独大乘的深位菩萨方才能够彻底了解承当,真信无疑。能够对于这个法门深生信心,虽然是具缚凡夫,他的种性已经超越到二乘之上。如同太子出生,尊贵压倒群臣。虽然他的才德还没有建立,而仰仗国王力量的缘故,感得如此的果报。修学净土的人也是如此。由于以信愿持佛名号,就能以凡夫心,投于阿弥陀佛的果觉海中。所以能够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啊!想要讲说净土的修持方法,如果不大略说说诸多法门仗自力了生脱死的极难,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的简易,那么不是怀疑这个法门的真实,就是怀疑自己的资格。如果有一丝毫的疑心,那么就因疑成障。不要说不修,修也不得究竟实际的利益啊!由此说来,;信这个字可不是急切讲求能够得来的,只有通过长期地深入了解,才能够达到极点啊!【书一】二四

29.净土法门是本师释迦如来与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文殊、普贤菩萨所指归的。马鸣、龙树大士所弘扬的。庐山慧远大师、天台智者大师、清凉贤首国师、永明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所发挥倡导,来普劝一切圣者、凡夫、愚痴、智慧的人。这些菩萨大士在千百年以前,早就为我们普遍研究三藏教典,特地挑出这个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三界,最圆满顿超,最简单容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显而深妙,即权教而实教,殊特超越的天然妙法啊!我信仰佛祖,以古德为师。难道还不如亲近现在时下的善知识更好吗?《华严经》是三藏经王,最后一著汇归到十大愿王。华藏海众菩萨都证得法身,都求往生净土,期望圆满佛果。我们是什么人,敢不景仰跟从?舍弃你的狂心,努力修行净土。功德利益应当自己会证知。不是要等到遍参一切善知识才知道正确的方法和道路啊!【书一】三八

30.从严格而实际意义上来说,大乘法门法法圆妙。但是因为根机有生熟,缘份有浅深,所以导致得到利益有难得与易得的差别罢了。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所开示的专修法门,就是恐怕修行人的心志不定,被其余法门的师父所夺。一条条叙述初、二、三、四果圣人,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最后到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说他放弃修行净土,为他说其它的殊胜妙法,他都不肯接受。因为最初发愿是专修净土,不敢违背自己的初愿。善导和尚早就知道后人,这山看着那山高,渺然无有定见,所以才苦口婆心地这么说。以死尽我们展转仰慕的狂妄偷心。哪知道以善导大师为师的人,尚且不依从他的教导。那么紧紧依从大师之说的人实在是不多见。难道不是夙世恶业所使,令我们对于最契理契机的法门当面错过,而沦为无禅无净土的业识茫茫,没有根本可作依凭的轮回生死中的人吗?这真是悲哀啊!【书一】四八

31.修行净土法门,要有决定不怀疑的心理,何必去问别人有没有效果?纵然全世界的人都没有验效,也不生一念疑心。因为有佛祖挚诚的教言可以依凭。假如去问别人有没有效果,就是对佛的言论信得还不够彻底,而要用人言来定论。这就是偷心,这是不能成事的。英烈汉子绝对不至于舍信佛言而去相信人言。自己心中没有主张,为效验佛语的真伪专门去听人说的话,而将人的话作为自己的前途导师,那不是悲哀吗?【书一】六十

32.众生的习气各有所偏重。愚者偏于平庸低劣,智者偏于趾高气扬。假如愚者安守愚钝,不杂乱地用心,专精修持净业,这一生一定能往生,所谓他的愚钝反而成就了他,是别人比不上的。如果智者不以他的智慧自以为是,仍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这就是大智慧了。假如依仗自己的见解,藐视净土。就会从劫至劫沉沦恶道,打算再去追随今天的愚夫,都是不可能的了。那些深通性相宗教的人,我确实非常喜爱他们,也很仰慕他们,但是不敢依从他们。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打水的短绳子不能从深井里提水,小纸片不能包大东西的缘故啊。并不是说一切人都应该效仿我的所作所为。假如有和我一样卑劣的人,又想去学习大通家的行为,打算妙悟自心,掀翻教海,恐怕他大通家做不成,反倒会被那些老实念佛,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妇所怜悯。那不是弄巧翻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吗?一句话概况:看看自己的根器如何吧!

【书一】六五

33.罗台山这个人没有往生,而堕落在有福报的地方,在于他的文字习气很重。这种习气既重,虽然也说在念佛,实际上念念在文字上做工夫。念佛工夫只是支撑门面而已。这是文人的通病,不是罗台山一个人这样。佛说世智辨聪为八难之一,就是这个缘故。

译者按:罗台山,江西人,乾隆举人。与彭绍升同一时代。彭之《一行居集》卷四,有与罗台山书三通,皆有劝其念佛的语句。卷七《书罗台山》,记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二年正月之行迹。卷八有《祭罗台山文》。是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七月。据《名人辞典》:罗台山卒于乾隆四十三年,寿四十六岁。【书一】六六

34.为人处世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行事,不可以在本分之外再去妄生计较思虑。这就是;君子思不出其位。也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你虽然对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而仍然有好高务胜的念头,还没有全部放下,不肯以愚夫愚妇自居。您必须知道了生死,对于愚夫愚妇来说很容易。因为他们的心没有不同的见解,一门心思地念佛求往生。假如通宗通教的人,能完全放下自己的身心知见,做愚夫愚妇一样老实念佛的工夫,那么往生也很容易。否则通宗通教的高人,反不如愚夫愚妇能带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一心一意,老实念佛求往生,佛决不会欺骗众生。否则求升反坠,是自己耽误自己,可不是佛的过错啊。【书二】八

35.净土法门是如来一代时教中最玄最妙、至圆至顿的法门(一个法含摄一切法门,名圆。当生修行,当生证果,名顿)。博地凡夫也能进入此法门中。等觉菩萨也不能超出这个法门以外。确实是上圣下凡速成佛道的一条捷径。诸佛诸祖普度众生的一艘慈航。对于这样的法门不生信心,或者信不真切,便是业障深重,不应当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永劫永世在此世界常轮六道,没有出离的时间。纵然得生人天两善道,也是时间很短,像住客店暂时寄住,一旦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时间就会非常长久,好像住在家乡一样。每次一想到这些,心惊胆战,寒毛直竖,所以不惜苦口婆心,恳切地告诉同修们。【书二】二四

36.仔细地阅读了您的来信,上面所提的一切议论。用一句话总结它们,就是;以凡夫的知见,胡乱地猜测佛的智慧。我们从生至死,内里的身心,外面的境界,哪一个能知道,其到底为什么这样运作呢?从自己有了觉知分别以来,看到前人的作为,自己也这样做。于是才能够身体长大,一切事情顺利舒适,身体心情都很安乐。从生至死受用自在。如来世尊的教导,自己不知道佛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净土法门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佛祖诚言开导,也不肯因此而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按照这个道理推论下去,您终日吃饭,终日穿衣,那么充饥、御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吗?还是不知道?若说知道,那么知道的是谁?请准确无误地指出来。如果指不出来,那还不是照样依照前人的成规,穿衣、吃饭。那又何必对于这个了生死的第一妙法,必须希望先知道其所以然,然后才生起信心,就是断然不肯因佛祖的诚言而生信呢?如果您有疾病需要吃药。是先遍阅《本草》、《脉诀》,知道药性、病原后,才开始按照病症确立药方,然后开始服药啊?还是立即请良医诊脉,立即服药啊?若果是立即服药,那就治病与学佛相悖。

就算遍阅《本草》、《脉诀》,知道药性、病原。也是和学佛相悖。为什么呢?《本草》、《脉诀》,是前人完整的论断。你也没能亲自看到,为什么能够相信呢?若说《本草》、《脉诀》这些医书的的语言,不能不信。那么佛祖、善知识的言论,为什么都不能生信呢,非要你自己亲眼看到才能生信啊?以你的知见,老实讲,应该先看到某药走某经络、能治什么病,方才肯开方服药。决定不能依《本草》、《脉诀》这些医书上所说的理论,来开方服药。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有亲眼见到的缘故。现在你充饥、御寒、治病到底为什么,也没看到,依然会去穿衣、吃饭、服药。佛教和净土法门究竟是什么,自己不能亲自看到,就算佛祖诚言都不生信,这是为什么呢?一来是因为性命相关,虽然不知道也不敢不按照去做。一来是自认为自己很高明,必须彻底看到净土法门之所以然才肯修持。

古今多少出格豪杰都是因为这种知见,一生不沾佛法的真实利益。而那些愚夫愚妇当初也不知道净土法门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他们能依照前人的成规,老实念佛。因此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于是能够带业往生。达到断惑往生的人都能证到佛果,岂能仅仅知道净土法门的道理就算了呢。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因怀疑生诽谤,将会从劫至劫长堕恶道。被那些老实念佛已经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妇们所怜悯,打算要垂手救援我们都不能够。为什么呢?因为宿世不信净土恶业所障碍啊。您的才慧如干将、莫邪宝剑一样锐利,切玉如泥。因为不善利用你的才智,好像用干将、莫邪宝剑去切烂泥,那么烂泥没什么意思,白白损失宝剑的锋芒,能不可怜吗!【书二】二五

37.佛法是心法,不是世界上一切别的法能比喻。用些比喻也不过是让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怎么能顽固地执着打比方的事相,与真理相提并论呢?举起圆圆的扇子来比喻月亮,指着拂动的树枝来标示风。就一定要从扇子上寻求光明,从树上寻求呼呼的风吗?这样是聪明吗?梦境是假的,因果是真的。现在不妨用梦境来比喻因果。妄想的心是因,梦境是果。如果没有妄想的心,一定没有梦境。这是肯定的。善恶和修持的心是因,得到善恶和修持之果报是果。您信呢还是不信?妄想的心是做梦的原因,就得到了梦境。念佛的心是成佛的原因,近呢就得到往生西方的果报,远呢就得到最后成佛的果报。我说的这些话是使您更加怀疑了呢?还是能使您更加相信佛法了呢?【书二】二六

38.佛的究竟有,还是没有,暂且搁置不论。您一定要问佛的有无,姑且问您自己毕竟是有还是无。如果说是无,那么上边您信上那些话,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有,请你的的确确地指出来。语言就是喉舌与心相结合,这样就有了文字,心和手和笔的运动相结合,就出现在纸上。这二者都没有跑出;色受想行识五蕴之外,都不是您自己。离开;色受想行识五蕴,您如果能指出哪是您自己,那么我就赞许您问佛究竟有还是没有,是个大智慧的问法。如果您指不出您自己是有还是没有,要先知道佛究竟是有还是没有,我就说你这是个狂妄无知的问法。佛确实是有的,只不过因为你凡心没有洗净,绝对不能见到。您自己也确实是有的,也是因为您五蕴没有空,也不能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之外,把你自己的的确确地指出来。【书二】二六

39.《金刚经》是让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们,发愿度化一切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证到无余涅槃,菩萨不要觉得有一个众生是自己度化的而居功。布施的时候不要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是六种万行的第一条,举布施为例,其实就说明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应当在修行时候,不要执著;色声香味触法。这段《金刚经》经文中省略了其他的方法不说,只例举了布施来涵盖其它的方法。其实,其它的修行都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我、人、众生、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就象刚才上边说的,您说,道是有相呢,还是无相呢?这样广大光明之相充满了整个宇宙,如果连这样的广大光明之相,都被您说成是;无,这和生来就是盲人有什么区别?经文中说;无一众生得度,不住相,无相,无所住等等,是想让人不执著于世俗之情,或者圣人之见和它们的区别等。经文中所说的;度尽众生,行布施,生心,修善法等等,是想让各人根据自己的秉性分别修习各种自利利人的佛法,希望自己与别人共同证得圆满菩提罢了。不从这里去理解,光执著于经文中的;无相,认为一切都是;无。这和那些酗酒的醉汉等人一般的知识和见识水平,怎么能称得上是聪明人呢。开始诚心信佛有什么难的?对佛法的疑惑怎么会难以去除?如果您决定不肯去信,对佛法的疑惑决定不肯去除。就是佛亲自对您说法,也不能把您怎么样啊。何况像我这样的普通凡夫呢。【书二】二六

40.想知道阿弥陀佛是虚是实,《净土文》、《西归直指》这两本书中所论述的理论及所记载的事实,为什么你不去读诵它们,去启发你的信心,断除你的疑网呢?如果您再说书中的这些理论和事迹,都是别人妄造的谣言,不值得看。如果你还是持这种见解,那么您的灵魂肯定不会托生到其他的五道,而只会生在阿鼻地狱,从今往后所有的时间,长久地在地狱里享受随心所现的油锅、火炉、剑树、刀山等处,受种种难以言表的;快乐境界,这种;快乐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比喻的(当然这里面的快乐是打了引号的)。如果您一定想要知道阿弥陀佛的虚实,虽然《净土文》、《西归直指》这两本书中,您认为写得都不是事实,非要您自己亲眼看见,亲自证到才算是事实的话。现在问你一个事,你一定要直接回答,不能含糊笼统地唐塞。北京附近通县有个王铁珊,原来在清朝当过广西省长,当时广西土匪很多,王铁珊担任广西部队将领时,就设计剿灭了这些土匪,杀了很多人。四年前他得了重病,一闭上眼睛就看见自己在黑屋子里。屋很大又很黑。

有很多鬼都来逼迫他,接着就惊醒了。过些时候又再闭眼,又和刚才一样看见那些鬼,接着被再次惊醒。如此这般,三天三夜不敢合眼。折磨得人奄奄一息。他老婆对他说,;你这样怎么办才好啊,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是有好处的。王铁珊一听这话就开始念。过一会儿就睡着了,就这样睡了一大觉,什么梦也没有,他的病渐渐好了。因此王铁珊开始吃斋念佛。这些都是王铁珊前年和陈锡周来我这儿亲自和我说的。假设您处于这种情况当中,您是要先知道佛的虚实才开始念呢?还是一听到马上就开始念呢?如果这时没有工夫去弄明白虚实而马上开始念,那么为什么现在非要把前人和前人说明虚实的言论事迹等等,都一律地指作为虚妄。只有于佛名一闻即念,如此才可令你摆脱目前的此种怀疑的心境。 舍弃这样做,只是哭泣哀求,那是没有用的。您能够象抛弃破鞋一样地抛弃富贵,怎么就不能把执著也当作破鞋,去抛弃掉呢?您认为您的这种知识见解是入道的大门吗?其实,你不知道这实在是通往地狱的大路啊。用梦来比喻佛,妄想的心是因,梦境就是果。念佛是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佛就是果。怎么能用《金刚经》上的六种比喻来印证呢?世界上的语言文字,虽然是一个字一个事,但也不妨碍尊卑一块诠释,美恶一起解释。比如说;子这个字,称呼夫子也能单用,称呼一般人也能单用,称呼儿子也能单用。但必须用上下文来限定这个字的意思,断断不能把称呼夫子的,也当作儿子来解释。如果说佛国是梦境,必须等您成佛以后再这样说。现在这样说,则是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啊。【书二】二七

41.;事理、;性相、;空有、;因果等等理论,如果您感觉混乱不好区分。您只要学习愚夫愚妇老老实实念佛,恭恭敬敬,诚诚恳恳。久而久之,业障消退智慧明朗了,等障垢干净,福德逐渐丰满了。以前的种种疑心就会彻底脱落。那么佛是有还是无,自己是有还是无,包括入佛道的门径,西方极乐世界是否确实存在等等,有了确实证据就不需要再去问别人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念佛,而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就会和看《金刚经》但不知道实相;看《净土文》、《西归直指》而不生出信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业障,不能领会。就好像盲人看太阳,太阳固然在天上,也用眼睛去看了,但就是看不见阳光,看和没看没有区别。假如这个人复明了,那么一看就看见阳光了。念佛这个办法就是盲人复明最切要的法子。如果想见到实相,就应当竭诚地使用这个办法,那么一定能让您觉得疑云消尽,真正畅快的时候啊。如果想见到实实在在的;真我,非大彻大悟不可;想亲身证到;真我,非断惑证真不可;想圆满地证到;真我,非到见惑、思惑。无明惑这三种惑都除尽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这二种死永远消亡的地步不可。您信中这些言论,会使您永远处在轮回之中。以及你现在不依靠佛理而咨询这些疑问,都是承托;真我的不可思议之力。由于你违背菩提正觉之路,却契合五欲六尘之境,所以得不到真实受用。好像演若多达的脑袋、衣服里的明珠一样,自始至终并没有丢失,只是冤枉生起了恐惧怖畏心,冤枉过着穷困的生活。

译者按:演若达多,又称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这个名字出自《楞严经》卷四,富楼那问,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佛陀回答了这个问题,举了一个演若达多的例子来比喻说明。演若达多是印度室罗城中的一个怪人,经中说他是;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佛陀通过这个怪人来说明虚妄无因的道理,并进一步说明此事既非因缘亦非自然,经中有一段非常绕人的论述:;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这里是通过演若达多这个人的特征来比例妄执无因的道理,既然是比喻,那么就是为了更生动地交待要表述的内容,拿来比喻的这个事情就应该是为我们所熟知的,但是对这个演若达多的特别之处,我们似乎并不是很熟悉,佛陀有诸如迷人四方、翳目空华以及舟行岸移、摇目动水等比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但这个演若达多的例子,就相对显得绕一些,那么演若达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幸运的是,这种人今天还有,在现代精神病学分类中可以准确的找到这种病人,拿老百姓的话来说,演若达多是一个疯子。【书二】二七

42.世间所有的现象,像正报根身,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象依报世界,也就是我们所住的天地,都是因为众生生灭心中,相同的业力感召世界的情景;不同的业力感召身体的情况。这些都有生成与坏散的时候,都不会长久地存在。身体有生、老、病、死,世界则有成、住、坏、空。也就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等都是这个道理。因为成因既然是生灭的,果报也不能不生灭。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的佛性,随心所现的不思议称性庄严的世界,那里的乐是没有穷尽的。就像虚空一样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然成了坏、坏了成,无有穷尽,然而虚空毕竟没有增减。你以世间的快乐难以理解极乐的快乐。极乐的快乐你不能见到。虚空你虽然也不能全部看见,现在天地之间的虚空,您曾经见到过它的改变吗?要知道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所以释迦佛让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以便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也能够得到受用西方极乐世界,那不生不灭快乐的机会。因为那里众生的身体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老、病、死的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没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这些就算是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用世间生灭法来怀疑极乐世界呢?【书二】六二

43.净土法门是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的法门。让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断除惑业证得真如本性的凡夫众生,真信切愿执持六字洪名,就能生了脱生死,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为伴侣。上等根机的人修行位至等觉菩萨,马上就可以证到佛果,尚且必须往生西方,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净土法门至极圆满顿然超越,贯通上下根器。超越佛陀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当佛说《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全部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说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己讲述过去世的因缘。说我在五浊恶世作宣传这件事非常困难,得证菩提妙果,又为一切世间说这个极难信的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让听闻到这个法门的众生仰信佛言,接受佛教,奉行净土法门,以便究竟畅快地表达佛陀出世的本怀而已。然而这个法门非常深奥,难以测度。虽然经过六方诸佛、以及本师释迦牟尼佛交相劝信,然而世间怀疑这个法门的人还是非常多。不但一般普通人不信,就是深通宗门、教下各种知识的人仍然或许怀疑它。不但这些人即使已经证得真谛,业尽情空的声闻、缘觉,仍然或许也怀疑它。不但这些小果圣人不信,就算权位菩萨仍然或许也怀疑它。即使是法身大士虽然能够有真实的信心,尚且不能彻底地了解净土法门的本源。因为这个净土法门是以佛陀的果觉为众生的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彻底明白净土法门的究竟,不是这些有智慧的人所能够知道的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然就能够获的真实的利益。就算能够听闻到这个不思议法门,那也是我们多劫深种善根成熟的机缘,何况我们能够真信、接受、修行净土法门,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利益一定是不可思议的啊!【序】九

44.《华严经》是三藏十二部经典之王。是释迦如来初成正觉,为界外四十一位阶的法身大士,所演说的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的回归宗旨,最高顶点究竟的实义,在于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善财童子所证,已经和普贤菩萨等同,与诸佛等同,就已经是一位等觉菩萨了。等觉菩萨距离佛果就差一点点了,尚且必须回向往生西方。并劝化华藏世界海诸位大菩萨们,一同禀持这种教化,一同修持这种法门。难道当今这些所谓通宗通教的人,他们根性的锐利程度,及证入实相的深度,能够超越这些大菩萨们吗?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极乐。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西方。难道这些经论都不足以遵行依从,这些圣贤之人都是愚夫愚妇吗?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人就是:业深障重,不应该得到解脱,以至于日日应用觉性却不知晓,习气养成便觉察不到了啊。【序】十九

45.有人问:阿弥陀佛安居在极乐世界。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个世界中的念佛众生数量也是无量无边。阿弥陀佛怎么能用一个身体,同时去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一切念佛众生往生极乐呢?答:您怎么能够以凡夫的知见,去推测佛的境界呢?姑且以比喻来说明,使你的疑惑消灭吧。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千万条江河中都能影现出来,明月难道存心要这样吗?本来天上只有一轮明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都能映现全月。即使小到一勺一滴的水中,无不各各影现全月。并且江河中的月亮,一人看它,则有一轮月亮对着这个人。百千万亿人在百千万亿处看,则无不是各有一轮月亮对着这些人。假如百千万亿人各向东西南北而行走,那么月亮也在所行之处常对着这些人。两者的距离没有一点远近之别。假如百千万亿人站着不动,那么月亮也安住不动,常对着这些人。只有水清澈而平静的时候才能映现出月亮,水污浊而晃动的时候,月亮就会隐没。月亮本来没有影现和隐没的分别取舍,那些不能映现月亮的江河,是由于水昏浊而且奔腾不静,没有办法接受月亮的影现啊。众生的心和水一样,阿弥陀佛好像月亮。众生信愿具足,用至诚心去感应佛,那么佛就会在他的心中应现,就好像水清月现一样。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那么就和佛相背离,就像水污浊而且晃动不止,月亮虽然依然照临,然而这样的水却不能昭彰影现啊。月亮只是世间的一种色法,尚且有如此之妙。何况阿弥陀佛烦恼惑业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的人啊。所以《华严经》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此处菩提座。由此可知众生遍法界感,弥陀遍法界应。佛确实不曾起心动念,没有来去之相。然而能让缘份成熟的众生,见到佛来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种疑问的人还有很多。因此简略地开示一下大概意思,让这些人生起正信。【序】四一

46.必须知道净土法门正好摄受上上根器的人。因此善财童子已经证到等觉菩萨地位,普贤菩萨仍然让他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希望他迅速圆满佛果。并且用这个法门普遍劝化华藏海众的大菩萨们一同求生西方。因此可以知道回向往生净土一法,是圆满佛果的最后一件事。世上有一帮狂人不详细审核教理。以为愚夫愚妇都能修习,于是就认定净土法门是小乘法门而藐视它。他们不知道净土法门是《华严经》一生成佛的自始至终的第一法门。也有一些愚人知见狭隘低劣。认为自己修行工夫浅薄,业力深厚,怎么能够当生就往生呢?他们不知众生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的众生,临终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或者满十声,或者只数声随即命终,这样的人尚且能得以往生。《观经》所说的道理怎么能不相信呢?那一类众生尚且能够往生,何况我们虽然有点罪业,虽然念佛工夫浅薄,和那些五逆十恶,仅念十声数声的众生相比,应当是高超了许多吧。怎么能自暴自弃,以至于失去往生的无上利益呢。如来称此净土法门是难信的法门,因为它下手容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迅速。它圆顿直捷、广大简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不是宿世有善根,决定难以信受奉行啊。我常说:九界众生离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我说的可都是事实呀。【序】五三

47.净土法门普被三根。除了能够接引上上根器的人,也能够广泛征引中下根器的人。愚痴的人每每都认为净土法门是浅近的小乘法门,主要是因为没有遍阅大乘经论、没有亲近具有慧眼精通佛法的人。以自己的颠倒执著的心,测度如来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的大道。就好比瞎子看太阳,好比聋子听惊雷。他们当然看不见听不到,而以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的妄相去评论。必须知道信愿念佛这个法门,是如来为了普度众生,以彻底悲心所宣说的法门。只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大菩萨才能究竟担荷。这些愚痴的人们见到愚夫愚妇都能念佛,便认为净土法门是浅近的小乘法门。这和看到小星星悬空,就认为天空小,小虫行走在陆地上就认为陆地小的观点,有什么两样呢?如果对净土法门能生起无上的信心和向往,就是多生多劫深种善根所致。假如能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就是以凡夫心成如来藏。好像染上香气的人,身体上也会有香气。现在就与佛的气分相接,临终哪能不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呢?【杂著】四三

丙、勉具足信愿

48.即使严格地修持五戒、十善,得人身、天身。然而人间的福乐乃是堕落的根本所在。天上虽不比人间的烦恼惑业猛利,然而天福一旦享尽,决定往下界投生。由于宿世天福没有享尽,所以在人间继续享福。由于享福的缘故,所以造业。既然造了罪业,那么堕落恶道就是瞬息间的事情。何况还有因为天命终了,承受宿世恶业已经成熟的力量,直接堕入恶道中的人呢?所以古德认为修行的人,假如没有正念修持净业,只能得到人天福报,被称作第三世怨。《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道好歹的人应当急忙寻求出离三界,希望到达安稳寂静的境界,作为上等的计策啊。【序】十一

49.念佛一法是仰仗佛力出离三界,往生净土。现在既然不发愿,哪能说有信心呢(有真实信心的人,必定有深切的愿)?信愿完全没有,只是念佛的名号,仍然属于自力。因为没有信愿,所以不能和弥陀宏誓愿力感应道交。假如见惑、思惑已经断尽,或许可以往生。假如没有全部断尽,或者断得不彻底,那么业根依然存在,哪能即刻出离轮回呢?五祖戒禅师后世为苏东坡、草堂青禅师后世为曾鲁公等,就是确证。应该知道舍去信愿而念佛,这与禅宗的参究没有区别。如果这样也能往生,那就因果不相符合了。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西方,全凭信愿的有无;品位高下,全是因为持名的深浅。这是千古不变易的铁案啊。

译者按:五祖戒,五祖是山名,也是寺名。师戒禅师,宋朝人,生寂年岁,不详。云门宗,双泉师宽法嗣。住蕲州(湖北省)五祖山五祖寺,大振宗风。《五灯全书》云:;师暮年至大愚,倚杖、谈笑而化。《龙舒净土文七》说:;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应验不一。

;草堂青:《西归直指三》曰:;宋,草堂青禅师,素有戒行,年九十余,曾氏常供养之,屡施衣物,僧感其德,许以托生其家,后曾氏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书一】九

50.平生绝对没有信愿的人,临终决定很难仗佛力往生。既然说临终是善恶境界同时顿然显现,暂且不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前的人不得往生。就算现前,也不得往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意往生的缘故。因为不求阿弥陀佛的摄受,因此不能蒙受阿弥陀佛接引的缘故。《华严经》中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说:;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现在善恶二业都现前,由于没有信愿力,便不能奈何恶业啊!必须知道只依仗自力,那么就算恶业还有一丝一毫,就不能出离生死,何况恶业还很多呢?再者没有信愿的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无边的众生之中,或者可能有一二个人往生。决定不可以此作为教导,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的善根。为什么呢?因为能够只仗自力,念到业尽情空,证到无生忍的人,举世罕有一二。倘若每个人都依照这个标准来行持,将信愿二事放在一边而不去做。那么芸芸众生就永远停留在生死苦海,无法出离,都是这一句话成为罪魁祸首啊!而这个人还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言论很高超。而不知道这是断佛慧命,疑误众生的狂言啊!悲哀啊!(世间善业力不出轮回,如果对比信愿具足的往生净业,那么这个善业仍属恶业。)净土这个法门必须另外具一只眼,不得以常途的教义来比类。假使如来不开示净土法门,那么末世众生中想了生死的人,就不可得,不可见了。【书一】十

51.应当必须发起这样的决定心,临终一定要往生西方。暂且不要说碌碌平庸的人身不愿意再受。即使成为国王身,以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弘法化,普利众生的高僧身,也要看作如同毒害和罪恶的深渊,决定不生一念想要接受的心。有了这样的决心,那么自己的信愿行才能够感应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誓愿才能够摄受到我们。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莲,永远出轮回啊!【书一】二十

52.必须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说凡夫不能到那里,就算是小乘圣人也不能到那里。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不思议境界的缘故。小乘圣人如果回心向大就能到达。凡夫如果没有真信切愿的心感通佛力,纵然修持其余的一切殊胜行持,甚至是持名念佛的殊胜行持,也不能往生。所以说信愿至关重要。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全凭信愿的有无;往生品位的高下,全凭持名功夫的深浅。这是千佛出世都不能改变的定论。如果能信得及,也许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你的一份呢。【书一】二一

53.如果谈论念佛法门,只有信、愿、行三法为它的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真正的行持也是不能往生的。何况悠悠泛泛的人呢?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全凭信愿的有无;往生品位的高下,全凭持名功夫的深浅。这是三世诸佛出世都不能改变的常识,是三根普被的妙道啊。应该全身靠倒,但愿亲自证得真实的利益啊。信、愿、行三法在《净土十要》中都有详细的开示。而且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确详尽。之后的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有所提示,必须细心参考阅读,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书一】二二

54.想要往生西方,最初必须有真信切愿,如果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以及作未来得度的因而已。如果信愿具足,就一万个人不会漏掉一个。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的人,就是指信愿具足的人。【书一】二五

55.凡是礼拜读诵大乘经典,以及作一切于世,与人有益的事情,都要将这些功德回向往生西方。不可以只单单用念佛回向西方,其余的功德另外回向给世间的福报,那么心念不归一,便难往生。必须知道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然得到世间福报。(比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等。)如果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那么所得的世间福报反而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就很难决定了。【书一】二六

56.念佛的人只要能真切念佛,自然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免除那些刀兵水火等灾难。即便是宿世业力牵引,也是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尔遭遇灾殃。只要在平日有真切信愿,一定会在遇难的时候蒙佛接引。如果现生证得念佛三昧,当然已经证入圣贤之流,自己的身体就像影子一样,刀兵水火都不能妨碍它。纵然现在遇到灾难,实际上并没有一点儿痛苦。可是在茫茫世界中,这样的人有几个呢?【书一】四十

57.愿离娑婆的心,好像狱囚希望赶快出离牢狱一样。愿生极乐的心,好像贫穷的流浪人思念回家一样迫切。如果在他没有往生到净土以前,就算给他人王、天王的位置,他也会把这些看做是堕落的因缘,没有一点羡慕渴望的心念。即便是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也看做是迂回的道路,没有一点希望的心。只是希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旦往生西方,那就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位居不退,忍证无生了。再回过头看看人王天王的位置,以及出家为僧不知净土,修其他法门历劫辛勤不能解脱的人,就象是萤火虫的光芒和太阳的光芒相比,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和泰山相比。难道不是无尽的悲哀,无尽的悲痛吗?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万万不可有求来生人天福乐,以及来生出家为僧等念头。假如有丝毫求来生的心,便不是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了。用这种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然变成了人天有漏的福因。况且享福的时候,必然造作恶业。既然造作恶业,肯定难逃恶报。好像把毒药放在醍醐中,便能杀人。不善用心的人就会有如此的过失。您必须彻底斩断这种念头,净土法门的全部利益才能够完全受用。【书一】五二

58.纵然有一百年的寿命,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这一口气还在,就应当寻求将来的出路。不要等到临终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每每想到《四十二章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这四者很庆幸都具备,更加应当努力。如同登上宝山,一定要得到摩尼宝珠。实在因为在凡夫地没有断除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力劝导众生发真实信心,以及迫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应当以供养三宝,一生守戒,一切所作的种种功德,不求来生的人天福报,不求现世的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就和佛的誓愿相契入相附合,感应道交,一定满你所愿。如人堕入大海,有船来救,如果肯上船,就即刻登上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就象是不肯上船,难免沉溺生死大海。佛陀想要使你超凡入圣,你却愿意得到有漏的福报。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就象用无价的摩尼宝珠,用来弹射黄雀。所得的少,所失掉的多。真是太可惜了!应该警觉反省啊!【书一】五九

59.如果想在这一生亲得佛法实益,就应当依靠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那么就可以决定了生脱死。如果不依靠念佛法门,不要说没有得到佛教的真传者不能了,就算得到了也不能了。为什么呢?因为得到佛教真传,乃至大彻大悟,并不是实证的境界。真实证得则可了,仅仅开悟还是不能了的。修其他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才能了生死。净土法门只要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行和助行一起修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还非常优胜。不但聪明质朴的人决定往生。就算那些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若能生大惭愧心,生大怖畏心,至心念佛数声,立刻命终的大恶人,也能决定往生。因为佛慈广大,专门以度众生为自己的事业。众生一念回光,幡然醒悟,就会蒙佛摄受。这就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啊。末法时期的众生如果不依靠净土法门,而去修其它法门。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以及作为未来得度的因缘而已。因为如果没有能力断除惑业,那么生死的根依然存在,哪能不萌发生死的芽,生长成苗呢?!【书二】十八

60.念佛法门最注重信愿心的培养。如果信愿真切,虽然没能够心中清净,也得以往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众生志心念佛为能感,所以致使弥陀能应众生之感。好像江海中的水,不能没有一点动相。只要没有狂风巨浪,那么天上的明月就能够明了地影现在水中。众生之能感与佛之所应相互交道,好像母子和孩子互相忆念一样。那些专重自力,不仗佛力的修行者,正是由于不知这个道理的缘故啊。【书二】四八

61.约着通途法门来说,在凡夫地打算了生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对于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特别法门来说,就能够在当生,全部了脱生死。果真具足真信切愿,万人之中决不会漏下一个众生。末世众生只有这一个法门可以依靠。所以法运越晚,这个法门就越当机,善知识提倡弘扬越迫切。而且真实修持,能够往生的证验例子时常能够看得见。【杂著】十六

62.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纲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都能够往生西方。没有信愿,即使能做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的地步,也很难往生。因为真能证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的实理,便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了,那就不必说了。如果只是有工夫见此理,尚没有实证,若无信愿,也很难往生。禅家说净土,仍然归于禅宗,除去信愿而说法,果真能依这种说法去做,或许可以开悟。然而这也并没有断除惑业,打算了生死,那是梦也梦不着的。因为凡夫往生,是由于有信愿之心感佛,所以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现在既然不生信愿之心,又将佛及土全部说归于自心,从哪里能感应到佛呢?不符合感应道交的原理,则众生还是众生,佛还是佛。将这种横超的法门,当做竖出的法门去用,得到的利益很浅而受到的伤害很深,这一点大家不可以不知道啊。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呢?如果依靠他们这些说法去修持,或许能开悟。受到的损失是什么呢?既然除去信愿,那就没有办法仰仗佛的慈悲愿力了。所以我说:真正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能听受禅家的开示,这是因为法门的宗旨不相同的缘故。【书二】五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