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在线网

《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

发布时间:2019-10-11 10:05:31作者:药师经在线网

《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一)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

先看这一段。这是“宝网树音”第十九——介绍依报庄严的第十九章。前面对西方极乐世界单个的庄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像七宝、行树、菩提树、妙乐、宝池以及净土天人的颜貌端正这些;那么这一段就是总结性地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所以佛又告诉尊者阿难,讲阿弥陀佛的刹土那些天人——天人前面讲了,是随顺他方世界的一个称呼,但是实际上是“非天非人”,也是阿鞞跋致的地位,但随顺他原来往生前的身份以及他目前断惑的水平,指带业往生的凡夫而言,就权且称为天人——那么这些天人按他自己的这种善业和福德力,是不够达到随意自在的程度,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一样了,得阿弥陀佛的威神、福德、愿力的加持,他们一切资生用具都很自在。

所以这里就讲出几种。首先是“衣服”,这个衣服都是种种珍宝合成的,想要什么衣服,自然地这衣服就披在身上。第二是“饮食”,只要念头一动,种种的百味饮食就会显现在面前。还有,要在极乐净土或者到他方世界去供养诸佛的“华”,及种种“香”,还有“璎珞”——包括庄严自己的璎珞以及供佛菩萨的璎珞。“缯盖”,缯盖就是用那种绢帛所制造出来的大盖。你看在古印,它是一个比较热的地区,防太阳的晒以及遮风蔽雨,他就是用一个大盖。在佛像上面都有一个宝盖,或者讲经说法的法师高座上也有一个盖,所以这个缯盖就形成庄严讲法佛殿的庄严具。这些都是可以做为供养品的。“幢幡”也是我们在寺院里常常看到殿堂庄严的用具,好像属于军旗一类的东西。幢呢,一般是圆桶状的,上面写了经、咒什么的,它叫幢;如果是长片状的就叫幡。这个幢幡在我们佛教当中,它表法的意思。由于这个像旗一样的——原来这个古代的国王、将军就带着军旗之幢,率领他的军队打仗所向披靡。那在佛法运用这个幢:佛陀以智慧之幢来抵御一切烦恼的魔军,所以这个幢表明得胜——摧灭各种魔障的得胜象征。以后就把它也作为佛教的庄严具来庄严道场,或者供养佛菩萨,这就是幢幡。

到他方世界还得要歌咏、赞叹诸佛的功德,所以有“微妙”的“音声”。他在自己的极乐国土所住的地方——就是他的“舍宅”,或者又叫“宫殿、楼阁”,这些宫殿、楼阁可以“称其形色”。称其形色,就是这个往生者的身高以及他的颜色——这个宫殿、舍宅跟他相称。你要高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小一点,广一点、狭一点,方一点、圆一点,都能随心所欲;而且你想在地面就在地面,想升到虚空就升到虚空。所以极乐世界虚空有很多宫殿、楼阁,那这此宫殿、楼阁,或者是一种珍宝合成,或者是两种珍宝合成,乃至于百千万亿种的珍宝合成。所以《无量寿经》在唐译本讲,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珍宝之精——就是最好的珍宝,都集中在极乐世界——“众宝中精”。那这些构成衣食住行资生用具的微妙之物,也是随这些天人、这些往生者的意念,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应念即至”,这就是阿弥陀佛成就的愿力。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愿实现,什么愿都能满足!下至你日常生活的资生用具,终至你到他方世界供佛的器具,乃至于你圆成佛果种种法上的利益,就由于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愿的成就,一切愿都能成就。

那么我们看到极乐世界这种“应念即至”,这里就很快乐了,他离开了我们这个世间的一种苦——叫求不得苦。我们这里想住点房子那很困难,现在的年轻人就那么一点工资,要买一套房子可能都非常艰难。他要去贷款,一辈子可能要还二十年、三十年才能还完,没有房子就成不了家,所以这就是很苦恼的事情。而且房子都是像鸽子笼一样的钢筋水泥结构,有很多化学东西,还不健康,住得不舒服。就为这点不舒服、狭小的房子,你还要奋斗一辈子。你再想想极乐世界:念头一动,七宝宫殿现前。这悬殊太大了。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房价大泡沫、没房子住的时候,想想,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找房子住,不需要到银行去贷款——应念而至。

那在地面上,还有“众宝妙衣”。这个衣,我们就想到在古印,他的衣不是像我们制作的衣服,比如这个五衣、七衣、袈裟,它都是那一块布。这个布呢,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些大富长者请佛去应供或者说法,他都要用那个衣铺在地上,很隆重的让佛在这样相当于地毯的衣上走过去。那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七宝为地,同时它又铺上了一层像地毯似的无量珍宝合成的奇妙的衣——覆盖在极乐世界的地面上。一般我们这个世间在一个很庄严的场所、很富贵的地方,都有地毯,那走在地毯上就有一种尊严感、一种富贵感。那极乐世界这样的福报是佛果地上的福报,使一切往生的天人走在地面上,都有一种庄严、一种尊严、一种富足,所以自然而然显现众宝妙衣遍布在极乐世界的地面上。这些往生的天人都能踏上这样珍妙的妙衣——华丽的地毯上而行走。现在我们走点路,那种坑坑洼洼、那种砂砾、那种肮脏的地面,那你想想极乐世界是什么地方。这就表明地面的庄严。

\

我们请看下面经文。

“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先看这一段。这一段是描述极乐世界的虚空庄严。那阿弥陀佛愿力为什么要成就虚空庄严?他在因地看到他方世界很多的刹土,许多的众生面对虚空那种烟雾、阴霾,那种霓虹、星斗、流星,常常有一种恐惧感,甚至一个陨石下来他都害怕至极。西方极乐世界虚空就不是那样的——一看灰蒙蒙的而不知道是什么。对于不知道是什么的那种灰蒙蒙的情况,是有恐惧感的。那极乐世界的虚空是无量无边的珍宝网覆盖的。覆盖在虚空的这些网都是用那个黄金的线缀着无量的宝珠悬挂的,宝网上面又有铃铎,又有种种的璎珞。

那么这些铃铎、璎珞也是百千万种奇异丰富的珍宝来合成的,这叫“奇妙珍异”——非常奇特,非常微妙,非常珍贵,非常特异。那就表明这一层宝网的珍宝内在特点不一样——而且它缀的形状,它的“庄严校饰”,它的光和色,珍宝之间内在的配合。相互都在交光辉映——装饰,然后它就遍布在西方极乐世界虚空的四面。那这些“宝铃”——珍宝的铃铎,也以种种形态垂下来。这些宝网当中,就有百千万种“光”,显现百千万种“色”。光和色交相渗透辉映就给人一种非常富丽的感觉。“晃耀”,光明炽盛之貌。那这些光色晃耀之间,它也能够变现种种不同的图案,所以“尽极严丽”。尽极严丽就是非常的庄严华丽。所以一看虚空的庄严就美不胜收。一方面有审美感,一方面它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宝网的宝铃,又能有这个风吹来显现各种微妙的音声。

那在这虚空当中,就有一种无形的但又是能感触到的风。“自然德风,徐起微动”。这个“自然”就是指法尔自然、无作妙用。那个德风是什么?在《无量寿经》讲,这个西方极乐世界风是八方上下一切风当中之精,也是风里面最精妙的,它是自然而然地合会在一起。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是变化而生的:大家看这个“自然”。在《观经》讲这个风是从哪儿来的?是从这个大的摩尼宝珠——就是摩尼珠王,它放出很多的光明——无量的光明,这个光明里面显现八种清风。那《观经》讲这个摩尼宝珠,它象征阿弥陀佛的愿心,实际上也象征着一切众生本具的心王,所以这个风是从心王的光明里面显现出来的。那心王是实相的表达。这个实相,无相无不相,无为无不为的——这样的一种无作妙用,他就用这个来表明是自然德风。所以这个风是从实相的自性里面显发出来的。那只要看到这个风的弥漫之相——风跟光具有同源性,有时候叫风光,光也是弥漫的、动态的,风也是弥漫的、动态的,它们都是从这个同源的心光里面显发出来的。

那我们只要了解这个风的来源,再就看看他所描述的风的这种德用,实际上就代表实相的或者五分法身之德的一种表达。所以它就“徐起”,“徐”表明它的安详——徐徐地起来。不是像飓风,像暴风那样猛烈的、摧枯拉朽的,那就给人一种恐惧感。这个风徐徐起来,微微地吹动。这个风是自性里面显出来的,那么我们的自性本身是平等的,本身是和谐的,所以这个风表达的情况也是非常谐调,非常和谐、和蔼。这风吹过来不冷也不热,温度适中,就温和、凉爽,而且“柔软”。风吹过去很柔软,我们有时候表达如春风沐浴。春天的风是柔软的,冬天的风是刚硬的——西北风。这个自然德风是那么柔软,它吹过来,速度既不迟缓也不猛疾。你看这些实际上都是代表着自性的一种德能,用风的这种形态表达出来。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个风的德性,它也在告诉我们:我们做人也应该这么做,行住坐卧也应该这么做。你行住坐卧要“徐起微动”,对人要调和,要温良柔软。这都是菩萨做事的一种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不迟不疾——中道——中庸。那这个风会做佛事,不仅仅是让我们感觉到舒适而已。

西方极乐世界五尘都能作佛事。从阿弥陀佛愿心里面所显现的微妙五尘,每一尘都能作佛事。当然娑婆世界可能作佛事比较侧重在声尘,耳根——闻性修行。但所谓的触尘、味尘,也都能作佛事。那看这个德风——他首先谈音声问题——它就吹到虚空当中的罗网。“罗网”,刚才讲有各种宝铃,有各种璎珞,有各种珍珠,它风吹过去都能够显现一种音声。还有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七宝行树,这些——风吹的树叶以及树间的璎珞、铃铎,也都能发出声音。

这种音声就“演发无量微妙法音”。风一吹,这些就像一个盛大的交响乐。这交响乐是:无量的珍宝、铃铎、璎珞,它们好像就是一个个乐器,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但是又符合着音律——宫、商、角、征、羽五种特点,又非常的和谐。所以它显的是非常微细奇妙的法性音声——法音。这个音声不是一般世间的音乐,不是从心意识出来的,不是造作出来的,而是法性的无作妙用显发的声音。所以前面我们讨论这个“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音声格调,实际上就是实相法性音声一种特点的概述。这种特点的概述实际上就是实相德能的概述,这实相德能在音声上表达,自然地就表达了八个特点:清、畅、哀、亮、微、妙、和、雅。

《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二)

那么这个风吹过来还能够散发种种的香味。这香味从哪儿来的?我们前面谈到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他有一愿的保证,就是每一种珍宝里面都同时具有百千万亿种香——宝里面有香。那这个风吹过来,各种珍宝、铃铎——这珍宝里面就有各种香气,这风一吹,就带这个香吹得更远,这就叫“流布”。那么这个香的品类,不是一种香两种香,而是几万种香。这些香有温和的特点,有雅正的特点。闻到这个“温雅”的“德香”,都能自然让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这个香在作佛事了。“其有闻者”,首先是流布到极乐世界的本土,让极乐世界的往生者首先闻到;同时这种宝香也能够流布到他方世界去,包括我们娑婆世界。只要我们念佛——如果念得很至诚的时候,跟这个名号内在的德能沟通的时候,那么弥散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宝香借助着名号的中介,它也自然地到我们这边来了。这就是临命终时为什么异香满室。异香满室从哪儿来的?就从西方极乐世界过来的。

它跟我们这个世间的香是完全不一样的,它非常清静,非常温和,非常高雅,非常干净。我们看看现在的香都害怕,都是用化学原料做成的,里面的致癌物质很多。现在这个末法众生的共业:本来供香给佛是用最好的香表达自己的一种虔诚、恭敬——供养出来,现在那么多商家为了赚点儿钱,他就用很不怎么的东西来制作种种非常低劣的香。所以现在一看那些人拿低劣香来,我们不仅生不起赞叹、恭敬心——都害怕,他一点上,赶紧希望把它灭掉,那种味道太刺激了。据有关方面测量,寺院由于烧这个劣质香,它致癌物质多出外面的将近二十倍。所以上次我跟东林村的一位书记说:“我们实在是考虑你们赚点钱,实际是付出了我们出家人的身体健康让你赚点钱。我不让你烧吧,你肯定生烦恼。”所以我们以后还真的要开发一点这个净土香,不要让那些化学性的东西充满着一个寺院——这已经形成一个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的香闻到了都生烦恼。不仅生烦恼,可能让我们身体都受到损害。我们对此一下,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极乐世界这个香让众生闻到能够“尘劳垢习自然不起”。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烦恼的习气,由于闻到这样温雅的德香——这温雅的德香刚才讲是从法性里面出来的,它有巨大的降伏烦恼、开发自性、明心见性的功能,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地受这个宝香的薰习,我们的烦恼就会降伏住——自然而然地不起。虽然还有烦恼的种子,但是它不起现行。

那这个风接触到往生者的身上——风吹拂过来——非常的快乐。因为它非常温良、柔软,披拂过来很舒适。他所得到的身心上的快乐就好像一个比丘得灭尽三昧。“灭尽三昧”,这是指证到阿罗汉果的人才得到。灭尽三昧就是灭尽七识和六识的——这样的心和心所的——一种禅定。灭尽这个心和心所就是他能够使这个心安住在无心位,这个无心位在禅定当中属于九次弟定的境界。那无心位在这个禅定当中有两种,一种也有说无心位就是无想天。外道凡夫也能修这种禅定,能修到无想天——无心位。但是灭尽三昧这是一个出世间的禅定,跟无想定的世间禅定是本质上不一样的,它指向离三界的。所以到了这样的一个禅定状况,他的身心状况非常的安和、快乐。就用这个来比喻极乐世界的往生者得到这个风的庇护,就好像证到阿罗汉果这样的出世间的禅定快乐。

那这样一看,这个自然德风就表现着五分法身的妙用:比如它说风吹的能够引发种种法音,这就表明五分法身的慧功德;能够显现它的温雅德香,表明它戒、定的功德;能够令闻者烦恼、习气不起来,表明解脱的功德;那么能够让吹拂到这个风的往生者得到灭尽定的快乐,这就表明解脱知见的功德。所以这个自然德风也就表明五分法身所起的妙用。由于它是五分法身实相的妙用,所以也就令接触到这种风的往生者,都能得到五分法身的功德,成就阿罗汉的果。让大家看这些,是要我们产生一种殊胜的心。在我们这个世间你想到一个心和心所灭尽的无心位的禅定,你要经过多长时间修行!然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风一吹过来,你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证位。这可不是极为殊胜的快速成佛的法门吗?所以我们要从中了解,阿弥陀佛果地上愿力加持的这种殊胜、这种不共、这种稀有难得。这就跟自力法门修行所得到的效果——动经无量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法门,在《无量寿经》是处处点示这一点。

请看下面:

\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先看这一段,这还是表明这个自然德风的妙用。这个自然德风它吹种种的宝树,树上有华,这个风吹到这个华,华下来就遍满在极乐世界的地面上。在前面我们讨论这个七宝树的时候,知道这个宝树也是或一宝、或二宝、或三宝乃至无量珍宝合成的宝树。那每一个宝它有不同的颜色,有暖颜色,有冷颜色,有交杂在一起的种种颜色,所以“风吹散华”,每一个华有不同的颜色。但是这个风很奇特,能够把相类似的、同类的华飘在一起——黄色的华在一起,红色的华在一起……“随色次第而不杂乱”。除了华那个颜色的分类之外,而且华的颜色能够自然地搭配成种种微妙的图案。就好像这个华铺一个地毯,这个地毯是有图案的。这个华是“柔软光泽”的。虽然这个华是珍宝合成的,但极乐世界的珍宝是非常柔软的,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珍宝是硬的。柔软到什么程度?就像迦旃邻陀,就是像花絮那样非常柔软的状态。那么这个华它又有光。因为它是珍宝合成的,所以它能放出炽盛的光,光泽很不暗淡。那这个华吹下来,它又有香——“馨香”,而且非常的芬芳。

那我们可以想像这么一个景象:风吹的华在地面上形成美妙的图案,它非常柔软,非常有光泽,而且放出种种炽盛的香味。那你对这个地面就有一种舒适、好乐、审美的感觉,这种审美的高峰体验都能显现出来,自然你就想走到上面。当这个往生者走在这个华上面的时候,由于华的柔软度——很柔软,你走下去,就能够陷下去四寸。陷下去说明什么?这个华随着你踩上去,它能陷下去,那是非常舒服的;它就不像那个刚硬的物体,给你一种抗力。而且随着你的力向下,它也跟着你向下——随顺你向下的力;那向下但也不能老下去,一下子陷下去把这个人陷到大腿根了,那也不行——那就害怕了。四寸,非常中道了。陷下去一点很舒服,这时候你想拔出来也不费劲。你想再往前走,随着你的脚很轻松地抬起来,一抬起来,陷下去四寸的那块地方又自然地平展了。如果你踩下去一个坑在那里,你拔起来一个坑还在那里,那就难看了。这个是“还复如故”。

这个是“风吹散华”,它还有“华用已讫,地辄开裂”。“华用已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个往生者在这里走过去,观赏了它那种最好的图案——最有光辉的时候,它这种妙用自然就完成了。完成了,它这个华会呈现小小的枯萎状态,当这个状态一来,它就自然地在地下消失了。这就好像地打开了,它从那个打开的地消失了一样。它实际上就是变化的没有了。这个华一下子没有了,地面上又是很干净的,没有一点东西,不染一点尘埃。但是不能老是地面不染尘埃,因为这个华铺在地面上像高贵华丽的地毯,那是很舒服的,有观赏价值,也有实用的舒适价值,所以吹没之后,自然的风又吹这个华,又铺到了地面上。到时候又消失了,又铺上去,一天要经过六次。每天经过六次——这个“六反”,在《阿弥陀经》也讲到这个问题,这是按照古印的昼三时、夜三时来说的。我们中国是十二个时辰——这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印度的时间尺度大一点,它就分为六个时辰。白天——晨朝、日中、日没,这是白天三时;夜晚是初夜、中夜、后夜:这是昼三时、夜三时。

这个六时,前面讲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春夏秋冬,没有昼夜的更迭,没有日、月、星三光,那怎样表达这样的一个“六反”呢?难道西方极乐世界也有昼夜的差别吗?这里我们要注意前面一个概念,叫“其诸天人”,天人往生的是在凡圣同居土,有他的习气。由他的这个习气所变现的状态——他还有昼夜的这种习气——所以他所感知的西方极乐世界好像也有昼夜。但是绝对不是像我们感觉到天黑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天黑,它整个是光明世界。所以他常常会感觉到:比如莲华闭了,鸟不叫了,这就是夜晚之相;如果莲华开了,百鸟在叫了,这就是白天之相。他会用这种业习的心感知那个昼三时、夜三时的相。所以古德注解这个经典就说,这种描述还是说这个带业往生的凡夫在凡圣同居土的相状。“如是六反”,我们不要理解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昼三时、夜三时的实际情况,它是没有的。阿弥陀佛他报身所在是一个实报庄严土,往生者由他们业心变现分为四土。所以在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的状态当中,没有昼夜,没有“六反”的差异。

看到这个“风吹散华”,它就有种种德用。第一,它是供佛的,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时候,诸菩萨得了受记的时候,或者菩萨相互在讲经说法的时候,都会来以华来做供养。那《阿弥陀经》讲,不仅这个极乐世界的天人每天早上“各以衣咽⒅诿罨┭绞蛞诜稹保宜绞澜绲奶烊艘不崮米呕郊质澜缋垂┭稹K约质澜缁睦丛矗桓鍪堑路绱档钠弑κ鞯幕褂械氖撬绞澜缣烊嗽谡舛⒒┭H缓笳飧龌芄蛔系孛妫材芰鞑纪蛑治卵诺孪悖戳钔呖⒆孕裕钭孕缘姆鸱ㄉΓ毓榈奖驹葱牡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