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名念佛一法最为简易方便而普及大众。从本位上看,曹雪芹以世出世法并彰的法理引领着读者步入持名念佛一门,认知《红楼梦》主题佛教说的人们早已摆出了充分有力的左券。于此再进一步,我们通过归纳解析后得出结论,《红楼梦》不只演绎了梦幻本旨,更于大道方向指示读者,看那些行走在径中径上的各色人们。
统计全书,有名字的念佛人二十四人,无名字的念佛人众多,共计五十五人念佛。有的口头念,有的心上念,几乎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情绪、情感或目的念,由此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问:怎么没有一个人求生西方呢?念佛成佛是正因正果,是不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佛呀?当然不是。用甄士隐的名义方式解释足够了。曹公绝不会将《石头记》单独写成佛教、道教或儒教讲义,甚至三教融合,初看起来好像没有倾向哪家。其实金刚种子一旦播下,终究是要生菩提芽、开智慧花、结无上果的。
归结这些念佛人有几个特点:1.有个人,也有群体。2.遍布不同阶层。3.关键时念者多,平时念者少。据此,我们是否可以断定曹雪芹选择了念佛法门呢?看看各色人等,为官的无常,温柔的痴迷,富贵的衰败,施法的得罪,服丹的殒命,打坐的着魔,逃出火宅的甄士隐悟道了,勘破红尘的贾宝玉出家了。如果贾宝玉身上有作者的影子,或许起初自认参禅比念佛高妙,待进了佛门后方知念佛成佛的道理,自觉念起佛来当是必然的选择。
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红楼里传来的声声佛号吧。
1.刘姥姥
(1)《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她先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答应帮助她与凤姐通信见面);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
(2)第六回,(初见贾琏正房时);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3)第三十九回,(算计螃蟹价钱时);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4)第三十九回,(哄宝玉编故事时);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
(5)第四十回,(进缀锦阁时);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
(6)第四十回,(贾母问大观园好不好时)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
(7)第四十回,(听说并看见软烟罗时)刘姥姥也觑着眼看,口里不住的念佛,说道:;我们想做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
(8)第四十一回,(鸳鸯、凤姐要用十个大套杯灌她,贾母、薛姨妈、王夫人止住时);阿弥陀佛,我还是小杯吃罢,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
(9)第四十二回,(向凤姐告辞时);我这一回去,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10)第四十二回,(平儿叫姥姥瞧所送的半炕东西时);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经念了几千佛了。
(11)第四十二回,(鸳鸯指点,贾母与她送给姥姥的东西时);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佛。
(12)第一百一十三回,(听凤姐说赵姨娘死了时)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13)第一百一十三回,(病重的凤姐叫巧姐请安时)刘姥姥忙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
(14)第一百一十三回(当凤姐问近来日子过的怎样时)刘姥姥千恩万谢指着青儿说:;阿弥陀佛,前日他老子进城,听见姑奶奶这里动了家,我就几乎吓杀了;亏得又有人说,不是这里,我才放心。
(15)第一百一十三回,(当平儿担心姥姥说话不妥,招凤姐哭,拉出姥姥并说明时)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姑娘,这是多心,我也知道。
(16)第一百一十三回,(当凤姐愈加不好时);刘姥姥也急忙走到炕前,嘴里念佛,捣了些鬼,果然凤姐好些。
解析:刘姥姥念佛,有感谢、感叹、赞美、感恩、惭愧、祈愿等不同的心思。其中第(10)(11)两处还似乎夸张地写道;念了几千佛。大大出乎意料的惠施,不能不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千恩万谢,以最崇敬的心声溢于言表。实则表明念佛多多益善之意,日课十万佛号僧俗都有据有验,念几千佛号自是平常之事。又第(16)处写凤姐病危无人解救时,唯刘姥姥念佛祈佑。不言凤姐结局如何悲惨,亦不论回光返照之谜,这是暗表净宗的另一大特色,即临终助念。对于一般处在弥留之际的众生而言,单靠自己保持正念分明求生西方,需要平时已有很好的信愿修持。此时若有人助念,则如力士提携欲往即至。
一句佛号,十六处出自同一人物,差不多贯穿作品始终,一个乡下不识字的贫苦老妪,近乎时时处处,佛不离嘴,亦是善根不浅。因为有两种人念佛难:富贵人念佛难,在忙着享受,贾母即是;贫穷人念佛难,在忙于衣食。刘老老虽穷却能念佛,当然难能可贵!作者着意强化这样一个最普通的念佛人形象,应该是那个时代贫苦阶层人民的一个典型。或许这种念佛的目的如表面看上去主要是为祈求和保佑,而非正念求生西方,却至少反映了持名念佛在乡村的普遍性。而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无意间已在心识田里种下了菩提种子。这是不是曹公无意中之有意呢?
2.黛玉
(1)第十九回,(当宝钗嘲笑宝玉,该用典故偏忘记急地出汗时)黛玉笑道:;阿弥陀佛!到底是我的好姐姐,你一般也遇见对子了。可知一还一报,不爽不错的。
(2)第二十五回,(当宝玉大叫头痛,黛玉正在羞赧之时);该,阿弥陀佛!
(3)第二十五回,(癞和尚、跛道士持诵出那块宝玉的灵性,凤姐、宝玉渐渐醒来);众姊妹都在外间听消息。黛玉先念了一声佛。
(4)第二十八回,(因宝玉一句;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惹得黛玉生了气,宝玉来看而不理,宝玉未及解释就被叫出后)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
(5)第五十七回,(先是被薛姨妈和宝钗玩笑说,不如把你林妹妹定与给他。后薛姨妈又笑说,紫鹃早寻小女婿,紫鹃也羞红了脸)黛玉笑道:;阿弥陀佛!该,该,该!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
解析:爱恨念佛。一株仙草下凡历劫,今生以泪偿还,浇灌爱护恩情。幻躯为世所累不得脱离苦海,幻心被情所迷难能勘破红尘。本是生怕宝玉悟了道做和尚去,特作我辈高妙禅语打消其;妄念,似乎世智辩聪又好像因果不昧。虽是口中有佛,能说心中无佛吗?爱时念佛,无限感激三宝,兄妹亲情与爱情莫辨。恼时念佛,拼死彻底,谁说不信因果?何况皆是;第一念!那么,黛玉信佛吗?她除了为完成贾母分派任务抄写过《金刚经》,再无佛事,倒是喜读《庄子》。也许情急中随俗仿语偶尔为之也是有的。
3.湘云
(1)第二十回,(湘云回敬黛玉嘲笑时);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时才现在我眼里呢!
(2)第三十一回,(当翠缕明白为啥叫太阳和月亮时)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明白了。
(3)第六十三回,(湘云看到掣出的签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时)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
解析:如意念佛。;爱为缘觉乘十二因缘之一,因;爱才有后面的;取、;有、;生、;老死等苦厄,执著的爱恰是众生轮回的一个重要心结,这爱不正是恶吗?所以佛家不说爱而讲慈悲。湘云心里祝愿宝黛成双,并相信这是老天的安排。;香梦当是黛玉命运之谶语,梦中沉醉,觉时香消。透明的湘云信佛念佛,读者分明感受得到,毋庸置疑。
4.赵姨娘
第二十五回,(当马道婆要零碎绸缎,并说已在药王面前上了供时)赵姨娘叹气道:;阿弥陀佛!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解析:昧心念佛。赵姨娘愚钝鄙陋,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被马道婆骗了钱财,理所当然。临终落得被阴司拷打,不得好死的下场。此人念佛,唯知求利,不明佛法,邪心为因,焉得善果?可恨、可戒、可怜、可悲者也。
5.王夫人
(1)第二十八回,(听宝玉说,要坟里的珍珠宝石配药);阿弥陀佛!不当家花拉的,就是坟里有,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倒骨的,作了药也不灵啊。
(2)第三十四回,(当袭人说宝玉得老爷教训时)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3)第七十四回,(听晴雯谎说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并不曾留心宝玉的事时)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
解析:实心念佛。王夫人吃斋诵经不是违心伪善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能吃斋不是一般富人贵人容易做到的,她是真心祈求佛菩萨护佑贾门。那么,将贾府内政事务交给凤姐总理,王夫人有没有打算专心事佛之意呢?本人没有言表,曹公亦未作说明,但贾府上下也就只有王夫人有自己的佛堂且最勤于佛事。至于金钏、晴雯的死不必完全归罪于她而极端声讨问罪。为了不让自家儿女坏名辱节而不顾下人结果,王夫人感情用事、特权行事是非常自私和有罪的。但不管什么朝代,羞死气死还是自家负根本责任。
6.贾母
(1)第三十九回,(马棚子失火,看见火光时)贾母唬得口内念佛。
(2)第八十一回,(贾母、王夫人听说宝玉的干妈马道婆作恶败露,将治死罪,问明宝玉、凤姐当年病状时)贾母道:;这么看起来,竟是他了。他姐儿两个病中的光景合才说的一样。这老东西竟是这样坏心,宝玉枉认了他做干妈!倒是这个和尚道人,阿弥陀佛!才是救宝玉性命的,只是没有报答他。
(3)第九十五回,(听王夫人说,元妃有病进宫请安)贾母念佛道:;怎么又病了?前番吓的我了不得,后来又打听错了。这回情愿再错了也罢。
(4)第一百零六回,(世职被革,子孙在监,凤姐垂危时)贾母上香拜佛,磕了好些头,念了一回佛,含泪祝告天地道:;皇天菩萨在上,我贾门史氏,虔诚祷告,求菩萨慈悲我今叩求皇天保佑:在监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总有合家罪孽,情愿一人承当,只求饶恕儿孙。若皇天见怜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宽免儿孙之罪。
解析:善心念佛。贾母临终遗言,自己;福也享了,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牵挂宝玉,希望他争气才好;劝凤姐修修福,懂得;心实吃亏,相信修善得福。当家难接二连三之际,年迈的贾母声泪俱下,不吝一死以承罪,祈求皇天保佑儿孙,愿意用自己的福德庇荫儿孙,情何以堪!
贾母对道、巫、神、佛都可接受,似乎不大分别究竟与否。跟刘姥姥念佛相比,一个代表富贵人念佛,一个代表贫苦人念佛。联系第一百一十回标题;史太君寿终归地府,为何不用;归西?有言为证:;吃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无鹤可驾!慈航不登。唉!可惜了,贾母念佛不是为了往生西方。
佛说四事因缘不可久保(《出曜经》):一者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其实,曹公扼腕的何止贾母一人,今日之;贾母又岂在少数?
7.宝玉
(1)第五十七回,(宝玉去看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听紫鹃说,好些了)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2)第一百一十八回,(紫鹃被允许服侍惜春出家时)又给宝玉、宝钗磕头,宝玉念声:;阿弥陀佛!难得,难得!不料你倒先好了。
解析:真假念佛。前者学舌,学个别人念佛样子,仿佛有口无心;后者真心,赞叹妹妹早在自己之前走上光明大道。宝玉、惜春由迷而悟,终究回到本来面目上来。男主角的戏也要收场了,这才是真正的;好和;了,盛大的乐曲再现开篇之主旋律,宝玉内心正吟唱着《好了歌》!
8.凤姐
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受气得病,服了胡君荣的虎狼之剂打下一男胎。贾琏又气又急,凤姐比贾琏更急十倍,只说,咱们命中无子,好容易有了一个,遇见这样没本事的大夫来。于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说);我情愿有病,只求尤氏妹子身体大愈,再得怀胎,生一男子,我愿吃常斋念佛。
解析:假意念佛。凤姐虽然相信;撞客一说,但在铁槛寺对净虚老尼说自己;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所以也就敢于干出毒害人命之事,还要在贾琏面前装作贤妻信誓旦旦,结果年纪轻轻就遭到各种现报:婴病不孕,着魔惊吓,冤魂缠绕。尽管临终有所醒悟,为时已晚不能悔过,无可救治,享尽荣华富贵似乎还觉满意,福尽夭寿已是无可奈何了。
9.晴雯
第七十七回,(宝玉私下看望被撵病重的晴雯时)晴雯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
解析:感激念佛。宝玉待晴雯是;千金难买一笑,关心备至的,最敬重最喜欢的丫头,晴雯自然是喜欢宝玉的,二人感情已超出了一般主仆关系,此时唯有宝玉来看望她,竟像没有遗憾一般,再不怨别人只恨自己命苦而已。一句佛号,是万分感激,是难了的情。只可惜,一碗茶水救不了晴雯的命,恰恰是警醒了贾宝玉的一场 ;梦幻!
10.袭人
第九十五回,(有人送假宝玉来)把个袭人乐的合掌念佛。
解析:感动念佛。不知袭人在佛菩萨面前祈求了多少遍,煎熬了多少难眠日夜,承受了怎样的惊惧以至绝望,此刻终于有了天大的好消息,其感动何止溢于言表。一个贴身大丫头,受了主子的重托,遗失命根子之咎难辞,即使主子不加重责,自家又有何面目见人?因而,最高兴的人就是袭人。
11.里外众人
第一百一十五回,(长大和尚闯进内帷救活宝玉)里外众人都喜欢的念佛。
解析:欢喜念佛。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全体欢喜念佛,这正是持名念佛弘化的理想效果。惊喜时刻,全书中没有提及名字的贾府人,特别是包括以前从不相信三宝的男人,因感佛法之威灵而生出一念喜爱之心自发念佛。这一场面描写,与其说是烘托人物情绪,制造高潮效果,不如讲是作者普度苍生夙愿的实现。
编者注:
除上文具体详述的十一例之外,原著中涉及念佛的还有周瑞家的、马道婆、赵嬷嬷、鸳鸯、尤三姐等人,兹不繁引。
《净土》杂志2015年第5期 文/汪海波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