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在线网

一切佛弟子都需要学习四大教法(图文)

发布时间:2019-10-14 10:06:54作者:药师经在线网
【认识佛教】一切佛弟子都需要学习四大教法(图文)

\

  【认识佛教】佛教的四大教法 一切佛弟子都需要学习的法宝
  
  佛告阿难俱诣庵婆罗村。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庵婆罗村。在一山林。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脱。生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于庵婆罗村。随宜住已。
  佛告阿难。汝等皆严。当诣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及诣负弥城。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渐至他城。于负弥城北。止尸舍婆林。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持此。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者何。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二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众多比丘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是为第三大教法也。
  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一比丘所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法.依律。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当勤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是为第四大教法也。《佛说长阿含经》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要一起去庵婆罗村,就让阿难整理好袈裟和饭钵。阿难与比丘们一起随从与侍奉世尊,大众一起随着世尊途经跋祇,到达庵婆罗村。在一个山林之中止住暂时休息。这时,世尊为大众开示戒律、禅定、与智慧的相关法要。修持戒律能够获得禅定之力。得到大的果报。修持禅定能获得智慧。得到大的果报。修持智慧能得到心的清净。得到等解脱。结束三漏之患。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已经得到解脱。而能生起解脱智。生死之相续已经到了尽头。清净的梵行修持已经完成。所有了业,了债,了缘和觉悟解脱的事情已经完成。不会再继续轮转在生死轮回之中了。
  这时。世尊在庵婆罗村,暂时住了下来。休息完之后,佛陀告诉阿难。您们都收拾好东西及衣钵。接下来要去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及诣负弥城。
  阿难回答说:“是,世尊”。随即整理好袈裟和饭钵。阿难与比丘们一起随从与侍奉世尊。路途中途经跋祇,渐渐到达了其他城市。在负弥城的北部。止住在了尸舍婆林。
  这时,佛陀告诉比丘们:“我今天当与您们开示四大教法。大家要认真聆听,仔细思维,时常忆念,不要忘失。”
  比丘们回答说:“是,世尊,我们非常愿意聆听佛陀的教诲”
  是哪四种教法呢?如果有比丘这样说:“各位贤者,我于某个村,某个城市,某个国家。亲自听到佛陀说法。亲自受到佛陀的教诲等等之类的话。从这样的比丘听到他这样说的话时,不能不相信他说的,也不能毁谤他说的。应当于佛陀经典中,仔细对照、思量,来论断他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要依据佛教经典,佛教戒律,佛陀教法来研究衡量他说的话。若是他所说的话不符合佛教经典,不符合佛教戒律,不符合佛陀教法。应当告诉这个人。佛陀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话,您所说的知见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之前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相违背。因此,贤者。您不应该受持那种错误的知见,也不要为他人说这种错误的知见。应当摒除和舍弃这种错误的知见。若是他所言所行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的人。您应当告诉这个人。您所说的法与佛所说的法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先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是相应的、是一致的。贤者,您应当继续受持不忘,而为一切众生所宣说。千万不要抛弃了自己正确的知见。这是第一大教法”
  其次。如果有比丘这样说。“各位贤者,我于某个村,某个城市,某个国家。于僧团中和合共住。从僧团中多个德高望重,也有很名气的僧人听闻到佛法。亲自从他们身边听闻的。亲自听受他所开示的佛法、佛教戒律与教诲等等之类的话。从这样的比丘听到他这样说的话时,不能不相信他说的,也不能毁谤他说的。应当于佛陀经典中,仔细对照、思量,来论断他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要依据佛教经典,佛教戒律,佛陀教法来研究衡量他说的话。若是他所说的话不符合佛教经典,不符合佛教戒律,不符合佛陀教法。应当告诉这个人。佛陀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话,您从那个和合僧团中的大德所得闻到的知见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之前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相违背。因此,贤者。您不应该受持那种错误的知见,也不要为他人说这种错误的知见。应当摒除和舍弃这种错误的知见。若是他所言所行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的人。您应当告诉这个人。您所说的法与佛所说的法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先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是相应的、是一致的。贤者,您应当继续受持不忘,而为一切众生所宣说。千万不要抛弃了自己正确的知见。这是第二大教法。”
  其次。如果有比丘这样说。“各位贤者,各位贤者,我于某个村,某个城市,某个国家。众多比丘修持佛法,严持佛教戒律。我亲自从严持戒律的众多比丘听闻的,亲自受到他们开示的佛法、戒律与教诲等等之类的话。从这样的比丘听到他这样说的话时,不能不相信他说的,也不能毁谤他说的。应当于佛陀经典中,仔细对照、思量,来论断他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要依据佛教经典,佛教戒律,佛陀教法来研究衡量他说的话。若是他所说的话不符合佛教经典,不符合佛教戒律,不符合佛陀教法。应当告诉这个人。佛陀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话,您从众多比丘所听闻到的知见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之前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相违背。因此,贤者。您不应该受持那种错误的知见,也不要为他人说这种错误的知见。应当摒除和舍弃这种错误的知见。若是他所言所行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的人。您应当告诉这个人。您所说的法与佛所说的法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先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是相应的、是一致的。贤者,您应当继续受持不忘,而为一切众生所宣说。千万不要抛弃了自己正确的知见。这是第三大教法。”
  再次。如果有比丘这样说。“各位贤者,各位贤者,我于某个村,某个城市,某个国家。有一个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我亲自从这个比丘身边听闻的,亲自受到这个比丘所开示的佛法,戒律及教诲等等之类的话。从这样的比丘听到他这样说的话时,不能不相信他说的,也不能毁谤他说的。应当于佛陀经典中,仔细对照、思量,来论断他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要依据佛教经典,佛教戒律,佛陀教法来研究衡量他说的话。若是他所说的话不符合佛教经典,不符合佛教戒律,不符合佛陀教法。应当告诉这个人。佛陀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话,您从那个比丘所听闻到的知见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之前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相违背。因此,贤者。您不应该受持那种错误的知见,也不要为他人说这种错误的知见。应当摒除和舍弃这种错误的知见。若是他所言所行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的人。您应当告诉这个人。您所说的法与佛所说的法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依据佛陀经典,依据佛教戒律,依据佛陀教法做出的判断。您先所说的话,与佛陀所说的法是相应的、是一致的。贤者,您应当继续受持不忘,而为一切众生所宣说。千万不要抛弃了自己正确的知见。这是第四大教法。”
  注:佛教的四大教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也是一个衡量正邪的天平与尺子,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邪见的祸害。楞严经云“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很多邪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蔓延,只因众生没有深入佛经没有智慧无法发现。就像没有正见的人,即使看到邪见,也不知道是邪见,还以为是正确的。我们在面对很多人的开示时,不能因为对方的名气而全部相信他所说的,也不能因为他严持戒律而全部相信他说的。也不能因为他自己说他说的都是佛经里说的而全部相信。而要自己依据佛教经典,佛教戒律,佛陀的教法来判断对方所说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佛经,是否符合佛教戒律等。
  佛经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诲,蕴含修学的路径与法要,是佛法僧三宝之法宝。故佛经大于任何法师。任何法师和弘法者都应依据佛经来讲解佛法,教化众生,这样才能避免夹杂个人错误知见,而听受者,对于不了解也不知道是否有修证的人所开示的,也不能全部尽信。而应该自我对照佛经及戒律来判断是否能尽信。然而现在末法乱象之一就是部分众生因为不读佛经,没有深入经藏,只相信有名气的弘法者所说的,而不相信佛经所开示的。导致了法师所说的大于佛经中佛所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天平失衡,若是跟错了人,则会染着邪见,堕入深坑之中。我们在整理整部大藏经中佛经的开示分享给有缘众生之时,经常遇到部分人拿着我们整理的佛经开示断章取义的去问其他法师,法师说我们这样说是不对的,这直接导致了否定佛经的开示,否定佛陀所说的法。而那位居士也深信不疑,实在可叹,深感末法时期众生正见不足。须不知佛教四大教法中有一个界限,只要是符合佛经,符合佛教戒律,符合佛陀教法的,才是真正正确的。而不符合佛经的错误知见,无论对方多有名气,多少徒众都不能相信。所以但凡是不符合佛经,不符合戒律都不应尽信。如可以杀生吃肉,可以邪淫喝酒等邪见,让众生恣行淫欲,落爱见坑,皆是邪说。应当用佛经来判断,而不是用个人喜好来判断。是相信佛经中佛陀亲自的开示还是相信某个人的知见,取决于自己的抉择。关乎自己慧命。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然而这四大教法也会造成一个乱用的现象。因为佛经是在2600年前在当时的印度文化,印度环境下所开示,而在当今信息时代中,两个国家的文化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文化。佛经中的四种姓,在中国也不存在。随着文化发展社会也增长了很多恶习及不如法的现象,虽然佛经里没有直接说不可吸烟,吸-毒。但是佛弟子依然不能随顺沾染恶习。因为佛经里有一个全面的开示“不放逸,与贪着五欲”,不能放逸身口意与贪着五欲。不能说法师这样说就不遵守了。还有就是四大教法也要结合佛经的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能用不了义的经典,来判断法师所讲的了义经典的开示。因为佛经又是古文。而法师在讲解时,一定会把经文用现代的语言和适合众生理解的角度来开示给众生。只要符合佛经所说的意义,这也不能算是错。所以四大教法中有一个“与法相应”,只要是相应的,一致的道理也没有错误。若是仅仅用经文表面意义来否定就大错特错了,所谓“依文解意,三世佛冤”。
  前面所说的四大教法,主要是针对自己不了解、不认识、不熟悉并没有实证的比丘的开示,要用四大教法来恒量,避免修行人跟错了人,学错了知见,就会堕落深坑之中。是佛陀对众生的一种保护。切不要误解了佛陀之深意。若是公认的有德行有实证的法师和善知识所开示,他所言所行必会都符合佛经和戒律。这样的人就可以相信,就不用那么辛苦的每次都要对他所有的开示查阅对照佛经,戒律等,就像古代很多开悟实证的大德开示真的是犹如醍醐灌顶,圆满自在,和佛经的开示都是自然相应的。而实证之人的言论也必定会远远超过我们觉悟的层次,比如一个没有实证的人对涉及实证领域一概不知,不能因此而诋毁,而应该恭敬听受或暂时搁置。对具足实证的善知识初期可以反复判断,对照,观察。当真正确定是有实证有德行有智慧可依止的善知识时,就应当放下一切判断正邪,对错之心,而尽管相信与依止,具足信力,才能帮助自己断除疑惑,深入佛智快速到达彼岸。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正法眼藏,依止具德善知识,勤修正法,证悟菩提究竟解脱。
  最后附上佛经原文共勉之《大乘华严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佛教是宇宙真理,佛陀对众生的生老病死至累世累劫的轮回种种诸相都了知彻底,是即成住坏空之妙谛,佛陀以智慧开示众生让人明白生命的真相以及如何如理如法的智慧处理面对,如法修行解脱。佛教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威德力折服众生,不强迫不强制任何人信教,倡导和平慈爱众生以四摄法随缘化度有缘,诸佛菩萨圣者倒驾慈航及祖师大德努力担当弘扬正法护持正法之责任与使命,以此佛法经久流传,我等众生当惜法重法效仿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踏着圣贤的足迹而行,护持正法流传。佛经者,包含佛法修行解脱的路径,凡夫没有深入经藏而不明佛陀教诲,不明修学的路径,没有树立正知正见,只是自我想当然的修行,懵懂传懵懂,只会耽误自我修行解脱的大好机缘,甚是可惜,时光匆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故整理出佛弟子常用经典外,再深入经藏,提取整部大藏经诸多经典之精华,制作系列佛言慧语心灵桌面,以卷轴表法意,图文并茂,弘扬佛陀正法,树立正法眼藏,利益万源众生,以报浩浩佛恩与师恩。愿一切众生都能修学正法,自觉觉他,让佛陀正法广布十方利益万源众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在线网